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2 / 2)

“在家不见到老师时,就更有时间幻想与老师发生性行为了,所以到学校一看到他我就紧张,不敢面对他。现在男生借东西,我也不敢望他们,总是看别处,同学说我有怪病。

“我痛苦得不想参加高考,有时跟妈妈说想死,妈妈也经常掉眼泪。我快崩溃了,妈妈带我去精神医院,医生诊断的是‘抑郁症’,开口服药,我吃了两天药,因为有副作用——情绪不好,上课爱困,妈妈怕影响我的学习,不让我吃药了。

“在爸爸妈妈理解、帮助和支持下,我参加了高考,考了496分,上了二类本线。虽然有些遗憾,但对我们全家来说,已经不容易了。高考后,我的心情并没有好,在家休息,对班主任的幻想症减轻了,但还是控制不住要想象。

“现在更让我痛苦不堪的是,我竟然把联想转移到爸爸身上了,我想象电视剧的人物是我和爸爸,我们发生性行为。这让谁都不能理解——妈妈、爸爸都开始有些不耐烦了,说我没事找事就是不爱学习。

“不停的联想让我很烦躁,我谴责自己——这是违背伦理道德的。而在我身上还有更怪的事,现在只要出现在我视线之内的异性,我都能想象与他们发生性行为。

“我满脑子想的事情都与性有关,如走在大街上看见捡破烂的男人,等红灯的骑车人,到十字路口看见拿小旗子的交通协管人员,甚至街上一个碰面的男人都可以进入我的想象中,被我幻想。我一边想一边恶心——邓老师您说我怎么能想象与捡破烂的人呢?这些是不是怪怪的?”

案例分析

对小榆的家庭分析

小榆的家庭温馨和谐,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没有给小榆过大压力,始终理解、安慰,这样的做法值得称赞。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仅仅是理解还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帮助孩子走出迷茫,引导他们正常面对出现的挫折,这些也是父母需要做的。

如果父母不能做到这些,应仔细观察发现孩子有无异常行为和心理变化,及时寻求外界帮助。对孩子的怪异想法,如果父母认为无关紧要,就会造成心理问题。

文本分析

在我认真倾听小瑜讲述过程中,我得出三点比较重要的信息:

1。小榆的爸爸是个军人,部队在外地,长期不能与小榆和妈妈在一起。爸爸很爱小榆,父女俩的关系很好。高二时,爸爸转业回到小榆和妈妈身边。

2。在国外的男孩高元长相与她爸爸很像,气质也很像。

3。男孩出国后,小榆上网无意看过男女发生性行为的图片,想象时伴有手淫,并有耻辱感、自罪感。

小榆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暗恋、性幻想、强迫、恐惧、焦虑、自慰等等诸多情况。由于问题出现的时间比较长,出现了泛化的现象(简单说泛化现象就是心理问题广泛化、扩大化)。而且在小榆的叙述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的道德观念很强,许多事情都来拿道德衡量,因此自我的罪疚感同样很强烈。

首先最主要的是让小榆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有清晰的认知,让她意识到什么是道德,不要总用道德衡量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我告诉小榆手淫和性幻想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都是自慰行为,宣泄性冲动能满足性欲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用自责。

其次运用脱敏方法系统脱敏疗法——为临床上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是按一定的治疗程序诱导病人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害怕及其他强烈情绪反应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来对抗这种情绪状态,从而达到逐渐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帮助小榆构建令她恐惧的等级,由低到高,逐渐让小榆克服。

运用“森田疗法”森田心理疗法于1918年由日本森田正马创始。

:治疗小榆强迫观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