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军医生的探索告诉我们,性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环境与教育紧密相关。瑶的教训说明,当我们千方百计地娇宠孩子,当我们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当我们在自我陶醉中诱发出孩子强烈的占有欲,我们就等于在制造问题孩子,而性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
有了好的生活才有好的教育,有了好的教育才会生活得更好。邓军医生的成功给我这样的启示。前面我讲到了邓军夫妇指导儿子清洗生殖器的故事,那么,这个儿子后来的健康与发展如何呢?
邓军医生告诉我:“本书另一个作者就是我大学毕业已工作两年的儿子,林鹏,整25岁。他给了我很多重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他热衷于青春期性心理的工作,目前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是一名记者和编辑,对案例的分析和建议倾注了大量心血。母子共同完成青春期健康教育特别是性心理的书,我想这其中的意义是很特别的。”
请看儿子林鹏怎么说: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上普通的高中,上普通的大学,现在却投身于一项非常有意义,也很有前途的事业: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开展性教育工作。而且,我的合作伙伴,工作搭档是……我的母亲。相当有挑战性吧?
我承认在25年的前22年生命中,我没有关心过母亲从事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很神圣,也不知道她带回家的一件件奖杯、奖状、奖章以及证书背后意味着什么?一切都是从一封电子邮件开始的。那时候母亲的打字速度还慢,母亲给一个男孩回信,我来录入。因此我知道这是一个因为自慰而想要轻生的男孩,通过母亲的咨询,他走出了阴影,重新快乐阳光。
都是男孩,我很理解他的感觉,同时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庆幸,也为自己丰富科学的性知识而自豪。但真的会有孩子因为错误的性信息而想到结束生命?老妈的心理咨询仿佛拨云见日,有那么大的作用?我不相信。
慢慢地,通过一封封回信,我了解了母亲的一些咨询案例。开始有些想法如鲠在喉。
从那以后,母亲会跟我谈谈工作中的感受,我也会从一个青少年的角度给她提些意见和建议,双方本着友好的态度,就一些敏感的问题交换了彼此的看法,对有争议的问题从求同存异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会谈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开始帮母亲在网上搜集有关青少年性问题的信息;开始与母亲一起设计性教育课程的内容;开始为母亲的演讲制作幻灯片;开始为制作“性教育的内容”探索而激烈争论;开始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开始共同分享咨询成功的喜悦……
我想,母子合作探索性教育是本书的最大特色,而这在同类书中是极为少见的。在很多人看来,性是让人难以启齿的,但是成功的教育恰恰可以创造一个奇迹,两代人之间不但可以合作交流而且能够著书立说。显然,这样的代际交流对两代人都是有益的。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导读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性教育的课堂,而父母是子女最初的性教导者。但是很遗憾,本案的主人公——伊的性价值观来自无意中父母的性行为。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有评判道德的标准,如男人“不好”是流氓,女人“不好”是淫妇,此“不好”指的是“性”。对父母做“不好”事情的联想,特别是父亲的暴力行为对他的伤害,使伊的幼小心灵埋下了对父母厌恶与恨的种子……
案例
“我担心我快死了……”咨询电话里,传来一个男孩低沉而微弱的声音。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那天,我们学校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而前一天——11月30日,我还和一个新见面的女网友发生了性关系,对照那些知识,我觉得自己得了艾滋病,浑身无力,精神萎靡,后背还长了很多红疙瘩……我快大学毕业了,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而我忙于一次次地去医院检查hiv,我要崩溃了,我快要死了……”
“你看过医生吗?”
“看了好几家,每次检查都是阴性,可是我还是不放心。就在上周,我还和一个网友发生关系了呢!虽然她只是个高中生,但我相信她和很多人都有那种事,现在的人不都是这样吗?”
从他最后一句话中玩世不恭的语气,我猜想这背后一定有很多原因。
果然,当天下午,一个中等身材、肤色较黑的男孩迫不及待地来到咨询室,他叫伊,二十来岁,他给我讲述了深藏在他内心中的故事。
“小时候,我家生活并不宽裕,三口人挤在一张床上。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我父母感情不合,爸爸两道粗眉整天打结,动不动就发火。妈妈则是沉默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