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拾停当,端了莫槐香给他准备的一杯热水,进了书房,看了门口的那些孩子一眼,笑了笑:“抱歉,我要关门读书了!”孩子们茫然地望着他。
古叶舟把房门关上,开始坐下读书,他不会古代那种抑扬顿挫的吟诵方法,所以只能是默读。书桌上有那书生的的一些书稿还有书信,他拿过来一一翻阅,尤其是上面通信的一些人,用心地记住,说不定以后会用得着。
看了一会,他感到饿了,看了书房门一眼,见关得严严实实的,这才拿出自己的饭团,慢慢地就着热水吃了。算是早餐。
他被自己吃自己的东西还搞得象作贼一样有些好笑。可是没办法,需要救济的人太多了,自己这点粮食根本不够。要是自己不狠心,到时候只怕真的没有吃的,得饿肚子呢。
过了一会儿,就听到外面走廊有熟悉的脚步声传来,他知道是宁三妹来接班了。便起身打开了房门,果然看见宁三妹背着一箩筐的猪草站在堂屋,正跟莫槐香说话。看见他出来,宁三妹忙上前微笑道:“先生早啊,我来替换槐香姐来了。”
古叶舟笑了笑:“其实,我的伤已经基本上好了,已经能自己行走。不用你们照顾的。”————————————ps:新书榜的名次上升缓慢,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啊。
第18章有空陪吗
莫槐香道:“不用我照顾可以,但是不用她照顾不行,说好了她每天过来帮你洗衣做饭,扫地喂猪,还有舂米啥的。你少收她们家一百斤稻谷。你不让她照顾你,莫不是想翻悔?”
莫槐香这么一说,宁三妹也紧张起来,瞧着古叶舟道:“先生,我……,我做得不好吗?”
“好,很好啊!我只是说,我的病已经差不多好了,不用太担心我的病。就这意思。没别的意思,你们别乱想。”
宁三妹舒了一口气,莞尔一笑,嘴角两个梨涡很是可爱,对莫槐香道:“我就说嘛,先前先生还答应了让我一直留在他身边服侍他,吃住都在这里呢……”
莫槐香神情有些古怪:“你一直住在先生这?”
“是啊,不行吗?”
“哼,那是你们的事情,我管不着!”莫槐香娇躯一扭,有些撒气地转到一边去了。
宁三妹不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自己留在先生这里,看看她,又看看古叶舟,吐了吐舌头,将耷拉在微微鼓起的胸脯前那乌黑的大辫子往后一甩,道:“槐香姐你回去吧,这里有我就行了。我下去切猪草喂猪去了。”说罢背着箩筐要下楼。
“等等!”莫槐香拉着宁三妹,“我还有话给你说。走,咱们屋里说。”二女进了仓库屋里,关上门嘀咕了好一会,这才出来。
莫槐香对古叶舟道:“行了,我已经交代好了,先生,你就安心读书,别的不用管。傍晚的时候我会来叫你去看病的。”说罢,二女下了吊脚楼。过了一会,楼下便传来怦怦的剁猪草的声音。
古叶舟看了一眼那些孩子和老人,歉意一笑,回到了自己的书房,接着看书。看了一会,听到下面的怦怦声停止了,过了一会,听到宁三妹上来了。又过了一会,又听见外面嘭彭的声音,还在稻草翻动的声音。他也看累,便出来,看见宁三妹坐在廊下一根矮板凳上正在砸稻草。便走了过去,蹲下看着她:“你在干什么?”
宁三妹噗嗤一笑:“这你都不记得了?准备打草鞋啊!”
“打草鞋作什么?”
“县城赶场的时候,拿去卖啊。”
“有人要吗?”
“当然有人要,咱们种田的,谁有钱买你们那样的布鞋啊?穿着下田,也穿不了多久的。还是草鞋舒坦,烂了就扔掉。”
“一双草鞋能卖多少钱?”
“一文钱三双。三文钱十双。”
“那一升米多少钱?”
“白米一般是一升米五十文。”
古叶舟没有这个概念,不知道这究竟是贵还是便宜,便又问道:“那,在旱灾之前也是这个价吗?”
“当然不是,那时候便宜得多,一升米也就不到十文钱。”
古叶舟咂舌道:“那不是涨了五倍多?”
“是啊。所以这日子是越来越难了。看今年这收成年景,只怕到了年底,米价还要翻倍的涨呢!唉!”接着又嘭嘭地砸了起来。
砸好稻草之后,宁三妹便开始编草鞋。
古叶舟问:“你这些编鞋子,一天能编多少双?”
“三四十双吧。”
“那也就是说,你一天编的草鞋,全部卖出去,也只能挣到十文钱?还不够买三两白米的?”
宁三妹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哪能全部都卖出去?能卖出个十双就谢天谢地了。打草鞋卖的人太多了,现在有几个种田的还愿意掏钱买草鞋?有那钱不拿去买糠粑粑吃?”
糠粑粑是米糠做得,到底也跟粮食沾边,比荠菜这些野菜要养人一些。
古叶舟又问道:“县城赶场,多久赶一次?”
“五天。怎么?你也想去?你以前可是怎么都不愿意进县城的。”
古叶舟猜得到,自己借尸还魂的这位秀才,肯定是担心去县城遇到熟人,看自己的穷酸样不好意思。便笑了笑:“此一时彼一时嘛。”
“行!你要是想去,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谢谢!”古叶舟起身,“我出去走走,散散心。”
宁三妹马上担忧地站了起来:“你头上的伤不要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