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佳丽离开周家渡的时候,正是晚上7点多。我们去昌里路的一间沙县小吃店吃了碗混沌。张佳丽就开车带我去了南汇区,在一家名叫“释放”的茶馆边,她找了个车位停车。
茶馆与停车场是由一条竹林小道相连,茶馆的门面由竹木结构装修而成,一根根竹子排列成行。一进门便有浓浓的悠香,纯木色的桌椅,摆放整齐、干净,墙上挂了许多山水墨画和字画,令人如置身于书香雅地。
不是说喝酒吗?怎么跑来喝茶!我一头雾水地跟张佳丽进了一间名叫“寂”的包厢。后来张佳丽告诉我说,这间茶馆是福建人开的,包厢总共就四间,分别是“和、敬、清、寂”,代表着茶道的精神。
“这里倒是幽会的好地方,咦,这椅子还不错,很牢固嘛。”进了包厢,我找了张红木椅子坐下,又在上面用屁股蹭了两下说。
“你就贫吧,这里我找了一个多月才找到的,环境怎么样?”张佳丽把她的茶色短袖夹克挂在衣架上,坐在了我的对面。
“还不错,不过好像,不适合我们年轻人来,对了,你没事,找这种地方做什么?”我看了看四周说。
“你不知道,这里的老板是福建武夷山人,这里有你们武夷山那里独有的‘岩茶’――大红袍,我只是想感受下,你们福建。”张佳丽说着,眼神中却透着淡淡的忧伤。
“福建有什么好感受的,等我有时间我带你去福建,让你慢慢地感受个遍。对了,这玩意你也会?”我把玩这茶桌上到那些泡茶道具说。
“这是你说的,你可不要忘记,你等着,我拿茶叶。”张佳丽说完就出了包厢,没过一会儿就又回来了。后面跟着个胖老头,笑呵呵地捧着一堆的东西进来。
等那人走出包厢,张佳丽就开始捣鼓起茶具来,嘴里还念叨着什么“孔雀开屏、乌龙入宫、高山流水”反正我是不懂,不过看她那样子还真有那么一点茶艺的味道,如果再给她整件旗袍就更像了。
“我这套功夫怎么样,还行吧,我可是学了三个多月呢?来,品尝下,看感觉怎么样?”张佳丽得意地看着我说。
我从茶桌上,拿起,那张佳丽刚沏的茶,喝了口,假装闭上眼睛,沉思了片刻说:“不错,不错,有那么点味道,喝你沏的茶,我能感觉自己到另一个世界,那高山,那流水,咦,我都听到了清脆的古筝声,妙哉,妙哉”
我还没说完,张佳丽就用她的脚在桌子下轻轻地踢了我一脚说:“得了,你又来,那古筝声音是大厅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