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铿锵-第一章 盗匪蜂起 (04)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凤凰铿锵> 第一章 盗匪蜂起 (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盗匪蜂起 (04)(2 / 2)

这些年来,金昌盛对老婆的意见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对孩子们的要求也几乎是有求必应。他习惯了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他觉得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

然而,世道变了,金昌盛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面的抗日气氛日益渐浓,他在家里实在呆不住了。金昌盛一有空闲,除了摆弄他的那把刀,踢踢腿,打打拳,就是跑到外面打听抗日和消灭土匪的消息。金昌盛逐渐地了解了时局,逐渐地增长了爱国情绪。

在冀南党政军领导的直接支持下,在李朝宗书记的亲自领导下,枣强县的抗日局面进一步打开,建立了各级抗日政权,收编和改造了游杂队伍,扩大了抗日武装,建立了县抗日游击队,推行了合理减租减息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的一致拥护,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积极性。

为了给日寇占领和据守县城制造困难,一九三八年夏,枣强县委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各级战委会组织了近万名群众,彻底拆除了敌人占领后可为依托的天然屏障――县城城墙。为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做好与敌长期艰苦作战的准备,动员全县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破路挖沟改造平原地形的热潮,把全县村间大道挖成了交通沟,村村相联。金昌盛积极响应县委号召,自愿参加了这次拆墙挖沟劳动。

在劳动的间隙,李朝宗抓住一切机会教育民众,要求民众做自强不息的强者,不能像“乌米”那样做无用的人。

那是在李朝宗当小学教员的时候,他把学生领到一块高粱地头上,向学生提问:“人们为什么种高粱呀?”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争得面红耳赤。有的说,因为高粱可以蒸窝窝熬稀饭填饱肚皮;有的说,因为高粱可以喂牲口干活、造酒喝了解乏。李朝宗瞧了瞧那些天真的眼神儿,略加思索地说:“农民辛勤劳动种粮食就是为了让高粱长成粮食,而不是为了别的,”他的目光在这片高粱地里搜寻着。他一边说着一边找到了一颗乌米(就是不结籽粒只长了一些黑粉的穗子)继续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一齐回答:“这是乌米”。李朝宗点了点头,把手里的乌米举过头顶,“可是,这乌米好不好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好!”李朝宗这时意味深长地说:“是啊,乌米不是好东西。人们一样给它下种、施肥、除虫、锄草,可是它却长成了没有用的东西。”学生们由此领悟到长大了应当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象高粱当中的那种乌米。李朝宗又讲了如何才能不当乌米,使学生们受到了深刻生动的教育。

抗日战争开始后,李朝宗又经常拿这个故事教导人们。

和李朝宗年龄不分上下的金昌盛牢牢地记住了李朝宗讲的“决不当乌米”的故事,并深受教育和启发。他暗暗发誓,“要与军刀共存亡,不消灭土匪和小日本决不罢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