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传奇一生-第二十六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1 / 2)

第二十六章

唐玄宗年老耳根软,有杨玉环担保,自然没人动得了安禄山。怕只怕安禄山一日在朝,张九龄就会因为此事念念叨叨,所以便把安禄山重新调往边疆去了。

自此,世人都知安禄山有贵妃这一靠山,想着都来巴结。不久,幽州将领赵堪以及白真陀罗,伪传节度使张守命,使平卢节度使乌知义,邀击叛奚余党。乌知义不从,白真陀罗竟矫称制敕,迫令出兵,累得乌知义没法,不得已发兵往击,先胜后败。张守袒庇乌知义,讳败为功。及中使牛仙童,奉命往勘,张守重贻牛仙童,归罪白真陀罗,逼令自缢。牛仙童返报,当然替张守掩饰,那知众宦官闻他得贿,无从分肥,竟把隐情告发。唐玄宗杖毙仙童,贬张守为括州刺史。张守疽发背上,亦即殒命。乌知义夺官,安禄山得以趋时而进,在杨玉环的影响下,擢为平卢军使,兼营州都督。未几,又升任平卢节度使,一时间平步清云,声明远播,这且不提。

因安禄山一事,杨玉环深恨张九龄,念在他对大唐忠心耿耿的份上,不忍对他发作,便嘱宫奴牛贵儿到他面前说项。张九龄没给牛贵儿什么好脸色看,冷淡的语气相问。牛贵儿便开门见山的道:“奴婢乃是奉了娘娘之命,特来支会张相国。自古识时务者为俊者,张相国若肯相助贵妃娘娘,相位便可长久,如若不然,恐他日悔之不及。”

张九龄听罢圆瞪双目,好生吓人,怒叱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宫阃妇人怎得干欲外事?休再与我饶舌,也请替我奉上一句,叫她好自为之,张某绝不会善罢甘休。”说完一甩衣袖,好不留情的走开了。牛贵儿自然把原话一五一十的转达杨玉环。杨玉环正在品茶,气的将茶杯摔碎在地上,用力一拍桌子,大怒:“张九龄,本宫已经给过你机会了,是你自己不领情,也须怪不得对你心狠手辣。”

当晚,杨玉环便在宫中招集李林甫,杨国忠等主要人物,在宫商议,如何对付张九龄,是谓若不除去张九龄,将来必生枝节。只是张九龄一向为人本份,行事检典,就算是毛缝里求刺,也找不到能牵强附会,制他罪的地方,一个个统垂头丧气,杨玉环也是如此。李林甫见杨玉环担忧,便道:“人非圣贤,必有过失,想那张九龄也不例外,只要有机会抓住他的马脚,不怕不能将他铲除。”此话充其量只能鼓舞士气,众人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就暂且罢议。

恰巧,杨玉环欲对付张九龄,张九龄也未曾闲着,同是在夜中招集其朋党,严挺之,裴耀卿,杜进,四人在府中议事,也都想办法除去杨玉环,自恃忠臣的他们,对杨玉环都是深恶痛绝,苦于没有良策,况且如今唐玄宗被杨玉环迷惑不浅,要拌倒杨玉环,首先得过了唐玄宗这一关,这绝非易事。

四人围烛而坐,好久没发一言,中书侍郎严挺之独发言道:“皇上本是明君,如今只是被妖精所惑,但教我辈连番上书进谏,皇上必会清醒,严某定了,明日就上朝奏书,若皇上不肯废掉杨玉环,严某必当死谏。”

四人当中,裴耀卿与严挺之平日里形影不离,见他怀怒而去,不禁相阻:“公欲防行古事,要做那流芳百世的忠臣。”言下之意明显不赞同严挺之这么做,只怕他冒冒然死谏,没拌倒杨玉环,自己先一跟头栽了进去。

严挺之道:“如今国势日下,边关战事不断,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大唐国脉已动,如此下去,还能长久否。严某不忍看着大唐沦忘,何惜身死已报天。”说罢挥袖自出,无论张九龄等人如何呼喊,也不停步。

严挺之心中郁闷,刚回府中,却见前妻哭似泪人状,早早的拜倒在门口,连忙相扶问及何故。前妻累善不止,只求严挺之相救从夫王元琰。严挺之为人坦荡荡,拿得起放得下,虽然前妻改嫁他人,可并没有因此成为仇人,如前妻口诉,王元琰乃是被污陷,便欲出手相助,此消自有话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