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越日便是七夕,秦俗多于是夜乞巧,在庭中陈列瓜果,焚香祷告。杨玉环亦趁势固宠,特请唐玄宗至长生殿,仿行乞巧故事。唐玄宗当然喜允,待至月上更敲,天高夜静,遂令宫女捧了香盒瓶花等类,导着前行,一主一妃,相偕徐步,悄悄的到了殿庭,已有内侍张着锦幄,摆好香案,分站东西厢,肃容待着。唐玄宗饬宫女添上香盒瓶花,焚龙涎,莲炬,烟篆氤氲,烛光灿烂,眼见得秋生银汉,艳映玉阶。点染浓艳。
杨玉环依偎在唐玄宗怀中,仰望天际。唐玄宗指着天空繁星细说道:“爱妃双眸如镜,眼见着星星都暗淡无光。”杨玉环笑说:“皇上就爱拿臣妾说笑,臣妾的双眼若是如此,乞不是变成狐媚妖精了。”唐玄宗道:“恐娇精也没爱妃如此妩媚动人。”一阵甜言蜜语,说的杨玉环咯咯娇笑。
杨玉环表面笑颜,心中却藏着有事,眼见月上栏杆,天空中的星星忽然运作起来,连成仿佛一条桥梁,宫人见之都因此称奇,都要瞧瞧牛郎织女相会是怎生一番情景。杨玉环却借此说辞道:“今日牛女双星,渡河相会,真是一番韵事。”唐玄宗道:“双星相会,一年一度,不及朕与妃子,得时时欢聚哩。”言下瞧着杨玉环反眼眶一红,扑簌簌的吊下泪来,顿时大为惊讶,忙问:“爱妃何事低泣,可是朕哪里有不如你意的地方?”
杨玉环衣袖拭泪,心中有话,却不急说,反道:“臣妾不过自寻烦恼,不说也罢,免惹皇上多心。”杨玉环明着有事,唐玄宗怎能视而不闻,她越不说,唐玄宗越发追问:“爱妃若不肯说,朕可要生气了。”杨玉环这才说道:“妾想牛女双星,虽然一年一会,却是地久天长,只恐妾与陛下,不能似他长久哩。”
唐玄宗听罢哈哈一笑,难得如此开怀。杨玉环娇哂,侍宠捶打他的胸口:“臣妾心中烦忧,皇上还能笑得开心,臣妾真的无地自容了。”唐玄宗道:“原来为此,爱妃兀劳忧心,朕与爱妃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有什么不长不久?”说的那叫一个康概大方,却不知杨玉环还有后话堵他。
杨玉环拭着泪道:“长门孤寂,秋扇抛残,妾每阅前史,很是痛心。”唐玄宗又道:“朕不致如此薄幸。”看了杨玉环一眼,似有不信,为表真心,又道:“爱妃若不信,愿对双星设誓。”杨玉环听着,便左右四顾。唐玄宗随即会意,便令宫女内监,暂行回避,一面携贵妃手,同至香案前,拱手作揖道:“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情重恩深,愿生生世世,长为夫妇。”
杨玉环心中暗喜,也便趋热加了一句:“愿如皇言,有渝此盟,双星作证,不得令终。”复侧身拜谢唐玄宗道:“妾感皇上厚恩,今夕密誓,死生不负。”此誓之毒,明有要挟之意。杨玉环知晓唐玄宗崇道慕仙,心存迷信,发了此誓,唐玄宗未怕报应有些顾忌,就不怕他喜新厌旧。唐玄宗但凭一腔热情,眼中只想讨好杨玉环,哪里还想到那么长远,又道:“彼此同心,还有何虑?”杨玉环乃改愁为喜,与唐玄宗把酒赏月,吟诗谈心,幸福之状,不知疲倦,只到天色大明,才命宫女等入内,撤去香花,随驾返入禁宫。
且说那梅妃在宫中苦苦等候皇上的再次召幸,闻之杨玉环重新被召入宫,心已难平,忽有一骑远驰而来,侍者通知有圣旨到,满心以为是皇上召幸的旨意,一时喜不自胜,见高力士亲协圣旨而来,更是喜而跪地听旨,事与愿违,那高力士念旨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梅妃江采苹心机歹毒,乃后宫之耻,现削去妃号,废为遮人,立刻牵往上阳宫。”
梅妃听罢,有如睛天霹雳,不知所以。那高力士重又提醒道:“梅妃,还不快接旨。”语气也是生硬的很,知道梅妃这次被废,恐没有东山再起之日,有那奉承的功夫,都去巴结杨玉环了,哪里会用在一位失宠的妃子身上,这是宦臣通病,也无须刻意指责。
梅妃一惊回神,脸色如沉水底,忽然发起狂来:“这都是真的,是你假传圣旨,皇上不会这么对我的,一定是杨玉环那个肥婢,故意陷害于我。”高力士摇头叹气:“这千真万确是皇上的意思,我劝梅妃还是认了吧,谁叫你不安份守己,要对付贵妃娘娘,你派去的刺客没有要了她的命,倒先把自己的命给丢了,你早该知道有今天。”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