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和张九龄两下里互一对眼,各中仇恨欲火焚烧,恐要惹出许多祸来。不过三日功夫,唐玄宗便又宠幸杨玉环,是夜同寝,自后益加嬖幸。至次日,李林甫等人,俱入宫来叩贺。太华公主与诸王,亦来称贺。玄宗赐宴尽欢。
此乃天意,杨玉环既得罪被遣,若使唐玄宗从此割绝爱情,不准入幸,则群小潜消,宫闱清净,何至酿祸启乱。无奈心志蛊惑已深,一时摆脱不下,遂使内监得以窥视其举动,逢迎进说,交通外奸,心中如藕断丝连,遣而复召,终贻后患,此虽是他两个前生的孽缘未尽,然亦国家气数所关。正是:手剪青丝酬圣德,顿教心志重迷惑。回头再顾更媚生,从此倾城复倾国。杨玉环复入宫之后,唐玄宗宠比从前,更甚十倍。杨氏兄弟姊妹,作福作威,亦更甚于前日,自不必说了。
却说杨玉环被黜当日,不慎滚入斜坡,当时幸命尤关,未有察觉,这几日重归后宫,得以闲静下来,才后觉到臼齿巨痛,想必是滚落之际,牙齿撞击山石所致。使的茶饭不思,齿痛发作,难以忍受。这一日为甚,她只有支颐默坐,蹙额颦眉,令人见之,不胜怜惜。
旁有宫奴牛贵儿见状急问:“娘娘饮食可有不如意否?”眼见杨玉环对着点心发呆,因有此问。杨玉环皱眉摇头,道:“当不致此!”主子身有不适,是做奴才的最担心的,牛贵儿眼见比杨玉环自己还急,神情紧张的问道:“莫不会是奴婢哪里侍候不周到,请娘娘赐奴婢的罪。”
杨玉环道:“莫忧,与你无光,只是齿痛罢了。”牛贵儿稍安,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便去太医院求医。谁料杨玉环齿痛非凡,屡敕太医,进药调治,卒无效验,病情反加重,渐有溃烂,急的一群太医如坐针扎。那唐玄宗听到风声,虽边关战事连连,依旧搁置前来探望。
杨玉环推辞不敢,唐玄宗问及病情,杨玉环便道:“近日齿痛无故发作,经太医察验,乃硬物撞击所致。前几日出宫滚落斜坡,想是上天惩罚臣妾来着,皇上不必挂心,还是以国事为重。免得九龄相国又要冤妾误主聪听了。”
唐玄宗心痛的道:“爱妃如斯,朕又如何过意的去,听说爱妃出宫之日,曾有刺客追杀于你?朕原先以为乃是谣传,莫非真有此事?”这神情,有如刀割心菲,难掩其痛。杨玉环为着被追杀一事,一刻也没有放下过,一直在派人查询,料必不是梅妃所为,乃是有人暗中算计。为了不打草惊蛇,所以一直未跟唐玄宗提过,但宫中之事,乞有密不透风的,眼见唐玄宗已有所耳闻,杨玉环心中计较,无如将错就错,归罪梅妃,一来可以借此除掉她,二来又能使他人放松警悌,可以说一石二鸟。
杨玉环语气娇哂:“此事不假!”唐玄宗道:“此事甚大,爱妃何以不跟朕提。”杨玉环道:“皇上日理万机,近日又是国事烦忙,妾身带罪之身,即使受了委屈,也只能忍气吞声,何敢惊动皇上。”唐玄宗听着杨玉环的娇哂,仿佛欲掉以泪来,心里更加难以舍得,微带怒意:“朕之天下,何人敢如此大胆,此人为谁,若让朕知道,朕一定不会放过了她。”
杨玉环以退为进,并不直言。宫奴牛贵儿却是识趣,抢在前头道:“娘娘曾活抓了一名刺客,只是……”这宫奴也学着杨玉环的样子,故意欲言又止。唐玄宗欲知事情真相,当然迫切追问:“可有招供谁人指使!”
牛贵儿道:“刺客一口咬定乃梅妃指使,而且……而且刺客乃带刀侍卫身份。”唐玄宗的脸色明显一沉,有些许不相信,说道:“刺客在哪,朕要亲自审他。”杨玉环起身作揖,口称有罪:“那刺客倒也硬骨,不肯受辱,咬舌自尽。他即不怕死,何以又供认主谋,想来有人暗害梅妃。如今死无对证,皇上也不必再追究此事了。”
左右一联想,谁人都会认为是梅妃所为,何况刺客也已供出主谋,这叫唐玄宗不得不信,为了在杨玉环面前示宠,决意处罚梅妃,性命堪尤。杨玉环知道梅妃定是被冤枉,若因此事枉送性命,实在太冤,虽然平素有仇,早欲除之而后快,不过遇刺之后,始知宫中大敌非是梅妃,乃另有他人,梅妃只要失宠,致于是生是死,也无甚区别,乐得在唐玄宗面前以示大肚,反替梅妃求起情来。饶是牛贵儿这心腹宫奴,也是出了意料之外。
唐玄宗好一阵感动,抚慰杨玉环道:“爱妃如此,梅妃不能无咎,爱妃竟还替她求起情来,视古今后宫妃婢,少有爱妃这般大肚,朕甚心慰。但梅妃心计歹毒,朕怎会不觉,得蒙爱妃求情,致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朕就将其废为庶人,即刻牵与上阳宫,爱妃以为如何!”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