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河南镇守刘吗?”铁虎忙问。
“大人,真是刘那老贼。”
“太好了,小子们,还不快去迎迎。刘贼一到,咱此番差事算是结了。”铁虎拿起笔来,勾去手中名册上最后一位的名字,神情甚是满意。
不多时,一行车队眼看将至接官亭,迎面是一杆大旗,上书:河南镇守刘。
锦衣卫数百校尉齐呼:刘公公下马,督公方青大人请喝茶。
宫城。金銮殿。
朝堂之上,只闻弹劾声。宣传监察部一干人员,在尚书张鸣凤的带领下,个个卯足了劲。
“臣任惠,弹劾大同监军孙礼激变军士一事。”
“臣牧相,弹劾东厂厂督王文同、千户戴潜等罗织罪名,诬赖良民,敲诈勒索,致多人枉死等不法事。”
“臣艾洪,弹劾河南镇守刘鱼肉百姓之事。”
“臣姚学礼,弹劾前镇守马锡……”
“臣李熙,…………”
“…………”
金銮殿上,龙椅之中,厚连连冷笑:“好极,好极。御林军都指挥使鲁尚武安在。”
“臣鲁尚武在。”
“朕命你领一万御林军至西山办十数大营,名曰:学习班。朕已命礼部把前朝各代宦官乱政,最后身首异处之事一一摘出成书。朕要让宫中这帮阉奴们轮流着去上上课,洗洗脑。若在学习班中,谁有异动,就地诛之,不必报朕知。”
“内阁大学士杨廷和宣朕旨意。”
“臣领旨。”杨廷和昂首立于阶下,大声宣读:“皇上有旨:即日起撤东厂、撤边军宦官监军、撤各地镇守太监。命锦衣卫彻查宦官,查明不法后,交大理寺按大明律严惩。宦官所收义子等,有不法者法办,其余一律遣归原籍。大明至此不再增收宦官,有私自净身,希图收用者,着锦衣卫缉拿衙门、巡城御史严加访拿究问。今后各处军民敢有私自净身者,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
锦衣卫行刑室,阉贼哀嚎;大理寺大狱,阉贼人满为患;午门之外,阉贼纷纷枭首。
西山学习班大营中更是人山人海,由礼部选派的国子监讲读们在台上讲得唾沫乱飞,听得底下众太监是心惊胆寒。一句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训词更是日咏千遍: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