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1 / 2)

《古井,它含着我家三代人的血》

我们村每个“大厝”里都有一口井,或新井或古井。

在我们家乡闽南,北方人叫几合院的居家大住所,我们叫它“大厝”。

“大厝”的建筑风格很有特色。我是一个搞装修设计的,对建筑的风格也有自己的见解,而“大厝”在很大程度上给我提供了很多的灵感和情感。

这些年,我走过很多地方,看过中外的各种建筑艺术,这些都自然而然地成为我感观上的享受和创作的借鉴。而“大厝”给我更深一层次的感受,它就像用了一个钉钯挂在我的心口,让我天涯海角都无法忘记。

“大厝”或大或小,但是,每一个“大厝”里肯定都有一口井,井在挖好后用石条彻铺而成。这个“大厝”里的人们就都靠它生活了。我家就紧挨着古井,和古井相距不到五米。

我要讲的我家的苦难故事就是从这口古井开始的。

第一节:爷爷被活活打死了

年青时离家出去拼搏那所有“男儿志在四方”的事业,终于也稍有成就。

现在,我已经在外地城市里住了好多年了,有时我会回老家去,问候一些长辈,去看看“大厝”和“大厝底”那口古井。我站在古井边,哗啦一会儿,所有苦难的往事就全部涌上了心头。

我曾经想过要花一些时间将发生在那个年代在那口古井的旁边的一群人的生存态状细细道来。后来发现,这些生活经历太琐碎了,如果细细道来,恐怕洋洋洒洒也得数百万字才可能写完,这恐怕要花去我人生八分之一的光阴。

想到这个,我就只好作罢。但是以往的那么多苦难的经历,就像是梦一样几乎天天在我脑中闪着,我想我还是要把几个比较清晰的苦难经历,简单写下来,可能会好一些了。

而那数百万字的回忆性巨作,只好等我退休了,儿孙半堂时再写了,到时能写多少就算多少了。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出生的,只听到“大厝”里的几个邻居说我一生下来就没享过福。我绝对是一个非常穷苦人家的孩子,如果世界上还能找到比我更苦的人的话,那人恐怕就非我爸和我妈莫属了。

那年月的日子是苦日子,基本上不像是人过的日子。

狗日子,我一辈子都在心里咒骂着,每次想起那些岁月。

那会儿,我像条狗一样的活着,我妈过的日子比我这条狗还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