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来自身后的怒吼,我是充耳不闻。此时我所有的心思都被那可能的藏宝地点所吸引了。
不过跑出“去砚观”一看,我却是有点傻眼。之前来的时候没有注意,现在才发现“去砚观”的外面的环境还真是有够简陋。
“去砚观”在召砚山上,这座小山的主体是石头,只有很少的一部份地区覆盖着薄薄的土层。“去砚观”外面,是明显经过打磨的山石地面,十分的平整。若不是一些天然纹理以及裂缝的存在,恐怕这片地方将会形成一个整体。
仔细地查看了一下,我不由颓丧起来。像这样的地方,如果也存在密道、地下室之类的话,那这个工程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技术,都将是令人无比震惊的。
看我呆坐在台阶上看着“去砚观”门前的广场发呆,终于摆脱了尘埃的大明倒是没有立刻向我发难,而是好奇地问道:“怎么了?刚才还一副兴奋的样子,现在就这么蔫了?”
“我倒是还想继续兴奋来着!”我有点失望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最后道:“或许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想到了这个情况。只不过――”
指着面前的平整石质地面,我叹了一口气,无法再说下去。不过大明听到我的想法之后,却是有点激动地站起身,然后在广场上跑了一圈,最后又回到原点。
“石头,我看你同样走进入误区。既然你猜到那些东西并不一定在道观内,那么为什么你仅仅局限在这个广场上呢?或许,在不远的地方还有着一些的特殊的地方埋藏着这些宝贝?”
我一听这话,心想还真是有理。我走出了一个习惯盲区,紧接着却是踏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大明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还真是比我看得清楚。
按照他的话,我和他开始以“去砚观”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搜索开去。十米,二十米,五十米,直到一百米的时候,还是没有任何发现。就在我和大明就要放弃这种无谓的搜索活动的时候,一个特殊的事物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看到这个事物,我和大明十分有默契地停下来,然后对视了一眼,而后两人欢呼一声向着那个事物冲去。
说起来,这个事物我们上山之前也看到了,只不过当时我们根本没有联想到宝贝方面而已。看着那嵌在山体中,旁边还有着“去砚观”三个繁体大字的神像,我和大明心情激动无比。因为,这座神像身上恰有着一个可以藏东西的所在,那就是神像一个的袖子。
这个袖子的袖口正对着我们的方向,采用了镂刻的手法,形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大小在足球大小的圆孔。
或许,相对于这座代表着“去砚观”的神像来说这个圆孔实在很小,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可若是想要在里面放上一些东西,那么以这个圆孔所处的位置,那么即便经历风吹雨打里面的东西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大明自告奋勇爬上了神像,在宝贝的激励之下,仅仅两分钟就来到了预定位置。大明本质上还有一个性情稳重的人,宝贝可能就在眼前却没有丧失警惕之心。
看着那个黑黝黝也不知道多深的圆孔,大明左手抓住神像那只抬起的左手以稳住身形,右手则是戴上了拳套,小心翼翼地向着圆孔中探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