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泰南,其虽然决定放手式的让那人族自己发展。然而,毕竟一世的感情,不是说放下便能放下的。
大道有情,天道无为(读卫)而有为。即使是那有盘古分身之嫌的鸿钧,其在那斩尸证道之后。在其合天道之前,亦非无情。
甚至,在其合天道之后,亦是有情,有感。君不见,那万仙之战后,那鸿钧突然现身,其斥责通天“你这等欺心,分明是你自已作孽,致生杀伐,····你不自责,倘云责人,情殊可恨!·····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争,嗔怒乃儿女子之所事,纵是未斩三尸之位,天赴蟠桃之客也。要脱此苦恼,岂意“你二人”乃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为三教元首,乃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罪孽。”
其指桑骂槐之意,一个“你二人”却是透的分明。纵观封神,到底谁欺心作孽,嗔痴无耻,不念同门之情?而至于其后,却乃大势已定,虽是那弟子不争,然作为天道,这鸿钧却也只能打落牙齿或血吞。
就像那些家长,自己孩子干了傻事,其虽然气的不行,却还是得想办法为其挽回颜面。
于是为了保住那虽然干了傻事,便宜了外人,但起码表面尚光的原始,其却亦只能将那已经被欺负惨了的通天,在骂一道。(算我怕了那些,恨不得者逐字逐句,都要作解释的通通透透的人了。算我摆脱你们,我这是小说,不是文学论文。而且我相信,起码在逻辑上,我的小说,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在一众的小说之中,起码我的逻辑的完整,完备,不说排得上号,但起码也能算是名列前茅。我这不是报告,不是论坛,是娱乐小说,我要写书ok)
而其后,其逼着那接引,准提,于自己同坐,其心中的怒气之盛,由此可见一般。而那“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是先将念头改,腹中丹发即时薨。”的制圣之丹,却是其对于三清的失望至极的表现。要知道,那圣人寄托天道,不死不灭,要练就这制圣之丹,恐怕,就算是其时,作为天道化身的鸿钧,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且说那人族,其依靠着泰南所传授的一些基本的求生技能,再加上那坤虚偶尔的帮助,最后,终于在那不周山下,站住了脚。并通过那历次的濒临死亡的考验,用无数的血与泪,乃是换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而在那坤虚,多次“有心无意”的提点之下,其乃尤其是对于火的使用(祝融,对不起了),战技的锻炼,以及“养生之道”的摸索,皆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虽说这洪荒巫妖横行,而一众的生灵,具皆乃没一个,会怕那人族,相对小小的火苗。但是这洪荒,除去这主宰大势的妖兽,妖族,以及妖兽之中,那些天赋异禀的强大异兽之外,尚还有许多类似恐龙之类的,灵智低下的凶兽,猛兽。
而对于如今,刚刚才搭上女娲的妖族,其在没摸清那女娲的态度之前,也不敢过分的欺凌――至于一些相对低级的妖兽,那被欺负了也只能算是人族自己不争――反正现在,起码在那妖族,没发现杀戮人族,对其的利益之下,暂时是不会有天仙之上的妖来欺负人族的。
而对于那些灵智低下的凶兽,猛兽,这些先天人族的三味真火(先天人族,乃有着金丹或元婴的能量),对其还是很有作用的。
再说那终究还是放心不下的泰南,其辗转反侧之下,不禁的联想起那后世一些小说之中,巫妖联手屠戮人族的场景。其还是无法坐视人族,乃要经历这残酷,惨痛的屠戮,才能接受这巫妖的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