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如此一来,则亦是将其自身,置身于鸿钧的天道体系之外。且不说鸿钧和天道之后,其乃以一对天道的绝对弱势,就算是鸿钧不找他的麻烦,恐怕以后,一旦其门人出了蓬莱,只要稍稍的有所动作,便会被那有着以众凌寡,以大欺小的传统的一干人等欺上门来。
于是,为了以后的安稳,泰南亦唯有示弱,而占蒲团而自居弟子以敬之。
故,对于这对其他的,包括三清的人来说,可遇而不可求的大道至理,进阶之途,则亦不过是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罢了。只不过这石,也是另外的玉罢了。
正所谓,“夫唯不居,故无失,乃故得”(汉道德经原文(宋朝以后的书都是越来越假)。反到是由于其的不急,不迫,从一个求道者的角色之中跳了出来,以旁人欣赏,借鉴的角度,来听这鸿钧之道,凭借着那已经部分融合的鸿蒙紫气所感悟的大道,其反到成了众人之中,所得最多的一个。
山中无甲子,世上已千年。
紫霄宫中,这一干的大罗(泰南是准圣),便在这鸿钧,那浑厚而淡然的宣道之声中,不知不觉的静听了一百二十年。(那些千年,万年的也太扯蛋了)
这一天,鸿钧的传道之声忽然戛然而止。随即,渐渐的,从道之玄境中回过神来的众人,纷纷的不解的望向鸿钧。
只见其依旧是一片淡然,待得所有的人皆回过了神,方才缓缓说到:“从开讲至今,以有百二十年。为应天数,吾将关闭紫宵,乃于千年之后,再重新开宫授讲。”
停顿了下,其眼神又一次的扫了眼台下诸人,再次开口,却引得台下众人具是一片的躁动。只听得其言道“吾之门下,和当有几名弟子。”
话说一半,端的是掉足了众人的胃口。
顿而,只听得,“老子,原始,通天,皆乃盘古元神所化之三清,当入我门下,为我弟子。”,老子三人,闻声便即拜伏于地。
“女娲,后将有大功德,大机缘,亦可为我弟子。”,女娲亦是躬身拜伏。
又顿了下(鸿钧恨那),其方才又接着道“接引,准提,后亦有大机缘,大毅力,大功德,而可为我之几名弟子。”,接引二人,立即伏地而拜,叩首不矣。
然后,其却是凝望着泰南,良久不语,最后,终于,只听得其言道,“泰南,后亦有大机缘,大功德,亦当为我弟子,乃于女娲之前,三清之后。”,虽即便闭目盘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