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善与恶,唯与诃”,“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夫唯不争,夫唯不居”“上善若水”。
吾本因有虑与鸿钧,而暂时并未做何准圣之想。静心体悟鸿蒙紫气,实乃为门下弟子谋创护身之法。却不意,功成之时,被几本的样式,引动了穿越之时所造成前世心魔。
于迷蒙将失之际,幸得鸿蒙紫气之护,灵台清明,上善若水。竟不经意间达成了玄又玄,繁又简,上善若水,无我无名而无为的混蒙之境。终于还是斩出来心中的一点执念,完成准圣的跨越。
(主角有一团完整的鸿蒙紫气,虽然其没有造化玉蝶的三千大道那么多,但大体的时间,空间,混沌即能量法则还是能有那么三五条的吧,不然那紫气也太次了吧。)
直到此时,其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斩尸,为什么一旦成了准圣,其前后的差距会如此之大。
所谓斩尸,乃是斩去一切偏离于大道天道,而又难以改变的执念,以使得自身能更好的宣道求真的一种手段罢了。
只不过,作为修真之人,其一旦生出了执念,以其远远超过常人的坚毅,在其自身都无法改变,消除的情况下,即可想而知,其执念之强。
唯有当心神大部的融合天道大道之时,于是我非我的情况下。借天道之力,以非我而去执我,并以灵宝以固之,方而成斩尸。
然而,天道之力是那么好借的吗?除了极稀,极个别的特殊情况,光就将大部心神融合与天道大道,其难度,就绝不下与得到一极品以上的先天灵宝――一般人最多只能偶然的天人合一,模模糊糊的感受下天道而已。
而要还借天道之力来斩尸,这一个不好,最轻的也是体破身残,甚至魂飞魄散。故一般没有大罗的实力,是没人敢借的。
然而,斩却了执念之后,由于其有了和天道大道融合的经历,故其便可以比其它人更好的借助天道,不论修炼,施法俱都事半功倍。
且凡事聚则增,分则散,极而强。斩尸之后,不但本身少了执念的拖累,且所斩之执念少了本身的牵制,故其以后的发展,必将不是先前所能比拟。
如此以来,就算是刚刚斩尸,其比之先前的自己。不仅其所能借用的天道之力增多了不知几许(看融合斩尸的情况定),而且其对于天道的掌控,更是能于细微之处而高下立判。在加上一个同样法力的分身,最起码也是近十倍的差距,毕竟神仙的世界中,一加一并不等于二。
再次来到大殿之上,泰南与分身双双盘坐与云台之上。坐定之后,其便传声令一众弟子,速来泰华宫,听其传道授法。
而当一众弟子,来到泰华宫中,看见云台之上,两个好似一模一样的老师,皆具惊疑不定之时。
便听得其中一个开口言道,“今,我乃得准圣之境。从此吾仍名泰南,而分身则号坤虚。”,言罢大袖一挥,那十本书卷便凭空悬于大殿之中。
深蓝色:玄光遁(行),炎华录(道),混蒙决(法),十二通天决(战),混沌无一(变);
浅蓝色:云风步(行),混元功(道),玄元决(法),九转七煞决(战),乾坤万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