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入审美境界-二十一、尼采们的可爱之处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如何进入审美境界> 二十一、尼采们的可爱之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一、尼采们的可爱之处(2 / 2)

任何一种哲学的产生,都是以对方面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它看到了别的哲学的不足,要来补救这种不足。可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它本身就有了不足。比如,唯物论是伟大的。它的产生是以反对唯心论为前提的。它强调了刺激与客观事物的对应。强调了多次可以反复的心理才是客观的现实的。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即便是把一个人放在一个无人的环境,它的心理活动也不会停止。原因是什么,因为心本身就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在没有物的地方,心依然存在。

相反呢,唯心论它强调了心的功能和作用。也就是说什么产的心会反应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心决定物,还是物决定心,实际上就象光和影,他们几乎是同时出来的。有光必有影,有影是光的结果。心和物也是这样。我们讲物的同时,就肯定了这是心的结果。我们讲心的同时,就是把它与物相区别得出来的结论。这有点象鸡和蛋的问题。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几乎没有结论。因为它们互为前提。不可分开。

讨论事物的意义,争论到了一定和程度就会出现这样的悖论。比如唯物论,讲到一定程度,就要承认心理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那必是病态的心理,它也是一种病态的身体反映的结果。既然这样,那里还来唯心呢?因为心也是物呀。

唯心论也是一样。讲到一定程度,解决不了一些矛盾时,这就虚构一些物殊的物,比如上帝。没有这些东西,唯心的就无法自圆其说。在这时,唯心论也就可爱了。它根本不敢讲,离开了我的心,上帝马上就要死了。它也就不存在了。

看看哲学史,这个问题就会更明了。因为任何一种后来产生的哲学,都是在批判以前的某一种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开始,是看到了前一种哲学的毛病和漏洞,因此而建立自身。可是到了最后,它也不能解释整个世界,只好偷偷地将对方包融进来。这样,矛盾是解决了,同时自己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由此看来,这种使人聪明的学问,只能使人更加糊涂了。糊涂的地方在于,它自身预矛盾百出。

因此,任何一个有名有相有功用的东西,本身就包涵着一个非名非相非功用的判断。如一个人讲什么是禅,这里边就包括了什么不是禅。说某东西是宗教,它里面就包涵了不是宗教这一判断。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情况更明白。

比如说:“我是人。”那么,这个判断中暗涵了“谁不是人。”这个谁可能是兔子。那么别人再问,兔子是什么。回答是动物。再问人是什么?你能回答人不是动物,我不是动物吗?当然,有人会说:“我是高级动物。”高级的动物也是动物呀。不可能因为高级了一点,就变成植物矿物了吧。结果是,高级的动物不是动物。

意识和哲学一样,也是从对立面和相对事物出发的,它本身就是矛盾的。而幸福又要求单一。因此,要用意识获得幸福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意识越是强大,它的对立面也越强大,它本身的痛苦也是大。紧张度也越大。所以,伟大的人是痛苦的。痛苦的人是伟大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