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女学生跟我说,一开始她觉得自己这次能拿奖,不过是靠着笨鸟先飞和一点点运气。但是,她按照“照镜子”的方法,不断地去挖掘自己的优点,竟然发现了很多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优点。
当她跟我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睛开始有光泽了,比我认识她的时候自信了很多!这就是镜子的作用,更是自省的力量!
无论正面的或负面的东西,我们要挖掘的,就是你没有发现的、但是原本又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看清真实的自己。
照镜子不是为了自我的心理平衡,给负面的再搭配一些正面的,也不是专门针对正面的,而是不管优点、缺点都要看到,都要如实地照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第57节:“照镜子”有绝招(3)
第五个技巧:以事透理。
明朝洪应明写的《菜根谭》一书中有句话:“以理透事,理透事未必透,以事透理,事成理在其中。”意思是说拿道理去解释事情,道理是明白了,但事情未必能做明白;拿事情来解释道理,事做成了道理就在当中。
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不要期望一上来就马上颠覆原有的理念和心态。奇迹不是一瞬间产生的,但牛是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的。意思是说,心态的转变,也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有些反馈我们并不是听了、知道了就立刻接受;有些时候,我们做了很多事之后,也没有及时的给自己做总结。尤其是,你要通过分析外界的反馈来评价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
相比起道理的见仁见智,事情和行为的是非对错有时候更好把握。所以,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也应该选择“事”作为镜子,而不是“理”。
比如,劝一个因为事业失败而变得消极的人,大家总是喜欢说“振作点”、“浪子回头金不换”这类话。却不知道,这样的话对于这样的人是没有作用的。他如果懂得“振作”和“浪子回头”的道理,又怎么会让自己陷于消沉的境地?
怎样才算是以事透理呢?给大家讲一位“浪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