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第113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2 / 2)

黄仲是不知道他的这一份心思,他被张忠带着之后,很快就崭露了头角。如今以十八岁的年纪已经是第一小队的队长,他手下的那些大汉对这个小队长也信服得很。

十二个小队长再加上一个张忠团坐在甲板之上,拿着手里的干粮配着一锅鱼汤啃着,各个吃得香甜。吃完了,张忠拿出一张钓鱼台的海图来。

“这股海寇势力并不大。”他的手指在钓鱼台和琉球之间来回滑动了几下,然后道,“这段海路上往来的商船并不是很多,也养不出多大的海寇出来。”他说的是大实话,真正的大海盗要么在更东边,要么就在西南靠近后世的缅甸、老挝那一片海域。

钓鱼台因为靠近东番,有着郑氏家族的坐镇,反而没有真正成器的海寇,这也是林瑜愿意叫这一批新军去拿这些海寇练练手的原因。

“那怎么就没叫郑家给剿灭了?”黄仲三两口吞了手里夹着肉松的膜片,含含糊糊地问道,“不是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么?”

张忠伸手招呼了一下他的后脑勺:“和咱们几个念什么文绉绉的?”这才回答他的问题道,“还能有什么识相呗,他不去主动招惹和郑家有往来的商船,郑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黄仲恍然道:“对啊,这样郑家收起孝敬起来也就更方便了,这主意不错。”有了郑家的庇佑,就不会被海寇骚扰,货物就能得到保全,更重要的是,性命也无忧了。那些往来的商船见状自然心甘情愿地给郑家献上一部分的利润,而这些都是会算在成本里面的,他们其实也没有亏多少。

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他感叹道:“两方面得益,也不知大爷灭了这一股海寇会不会惹上郑家?”

张忠就道:“你当大爷不知道这些不成?自然早准备好对策了。”见这小子嘿嘿一笑,挠挠头也不大在意他刚说的话。心道,实在是个好苗子,等这回事情结束,该和自家大爷提一提了。

转着这样的念头,他却没有说出口,面上还是凶巴巴的。他也是知道的,出头的椽子先烂,还不如回头他悄悄地说了,看大爷是怎么想的。

“也是,就没见大爷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黄仲对着仅仅见过一面的林瑜心生向往,姑苏的庄子上那么些人,他看着都觉得养起来不容易,偏偏人人各司其职,生活不能说是富足,但是也暖衣饱食,没有饥馁之患。就黄仲这样,没什么根基的孤儿,也过得好好的。

林瑜庄子上对着些各地搜罗来的孤儿本就是有着扶持的规矩,教育是义务的,或者说,更是强制的。并不收钱,学堂还会提供中午的一顿简餐。所以,当黄仲带着自己身后的十几个小崽子生活在庄子上的时候,根本没有他一开始想象的那么艰难。

后来,黄仲跟着张忠进了新编的天干之后,他就开始领饷银了,如今已经丰丰富富地攒上了一笔。不过,他想着以后还要给几个年纪渐渐大起来的妹子做嫁妆,也就一直没舍得用。

而这一切,都是林瑜带来的。

所以,在听见林瑜说,他们需要一个全新的、不会被朝廷发现的、安全的家园之后,黄仲没有一丝半毫的犹豫。像他这样的孤儿,对着如今的朝廷本来也没什么多大的中心可言。在那样的庄子上生活过的他,深信那才是真正的圣人口中的大同之制。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东方,天色已经有一些暗了。仅仅凭肉眼,还不能看到什么。但是黄仲知道,前方有着他们的未来。

林瑜并不知道,他在庄子上潜移默化养出来的人已经有了微小但是坚定的关于盛世的真正理念。他正发愁地将戴梓手中的书拿开,然后面对着老先生的瞪视,道:“您总不希望在姑苏那边的师傅们来了之后,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说着,将手里的一杆燧发枪递给他。

戴梓虽然恼怒于林瑜打扰了他学算术的热情,但是也得承认他说得不错。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接过林瑜递来的枪,抱在手里一看,原本的那一丝不情愿已经完全消失到九霄云外去了。

之前说了,戴梓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是天才就不会愿意其他的人在同一个领域压了自己一头。就算那些人是林瑜口中的师傅们也一样。

“这是燧发的?”戴梓问道,林瑜知道他并不需要回答,只是沉默地看着他手上利索地将枪给拆成了零件。这才道:“这是庄子上新制起来的,造价有些高,我觉得还能继续改进一下,就看您的了。”

这杆枪和已经出发了的黄仲手里的是同一批制造出来的,林瑜已经规范了庄子上的刻度,形成了初步的流水线。这就是流水线上出来的合格品。

这杆枪被林瑜改造地有些不伦不类的。这时候的枪管还没有出现膛线,都是滑膛枪,装填弹药并不容易,不仅耗时而且距离短杀伤力弱。

在克服枪管的膛线问题、实现弹药的连发之前,他干脆摒弃了射程,转而追求起杀伤力。因此出来的成品已经有了些散弹枪的影子,近身之后的杀伤力可以说是这个时代谁能达到的极限。

这样的武器给林瑜那几个本就有些当做特种兵训练起来的人用,自然能发挥出最大的功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兵士都能这样训练,大多的士兵只是普通人。所以,最后还是要追求起射程以及穿透力来。这样的话,线膛还是必不可少的研究。

经过林瑜的提醒,庄子上的确造出了带膛线的枪管,但是加了膛线的枪管就需要特制的子弹卡着线去装弹,花费的时间更多,这对讲究相率的战场几乎是不可容忍的。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膛线还是工匠师傅们手工一点点用刮刀法给拉出来的。效率低也就算了,可以用人手来不足。但是,林瑜的人手本来就不足。

所以,林瑜需要戴梓去做的,是尽可能的提高滑膛枪的射程和快速装弹,这才是在线膛抢大行其道之前的的主流。而解决线膛抢装弹慢的问题,林瑜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办法,但是,这个办法太容易被仿造,在他确定自己掌握了大权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将这东西拿出来的。

不过,线膛抢还可以继续制造,别的不说,给地支装备还是很合适的。

戴梓挥挥手,示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