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中国微笑(1 / 1)

这几天慕容老师都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姑娘们怎样的笑才是最完美,最能体现中国风度?虽然她那天从欧春暖的微笑图片库里拷了一些满意的照片,但这些照片并不能照搬到姑娘们脸上。对于服务业的微笑,慕容老师在培训空姐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是奥运礼仪志愿者的微笑要求更高,既要做到标准统一,又不能太职业化。过于职业化的微笑,会让人感觉有些不自然。

慕容老师把自己的困惑汇报给了主管的副校长。副校长也觉得姑娘们的微笑关乎国家的体面,轻慢不得。他又把这个情况报送给了北京奥组委礼仪部,礼仪部让昌平职业学校礼仪培训组送几个微笑培训方案上去,再作定夺。这个重担又回到了慕容老师身上。慕容老师和她的礼仪小组考虑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设计了三套方案:一是含蓄优雅的微笑;二是热情友好的微笑;三是亲切大方的微笑。方案很快得到了回复。慕容老师打开一看,只见在三个方案上用红笔各圈出了一个词。第一个方案圈出的是优雅;第二个方案圈出的是热情;第三个方案圈出的是亲切。

副校长亲自主持了会议,他说:“老师们,奥组委对礼仪志愿者的要求是:优雅、热情、亲切。他们认为含蓄虽然符合我们东方人的审美习惯,但在西方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不太热情。这并不是说我们为了迎合他们的习惯而放弃自己的文化。我们只是作一些小小的改进,让我们姑娘们的微笑既能有东方的特色,也融合西方的热情。我觉得礼仪部这三个词圈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让姑娘们练出符合这三个词的微笑来。”

“可是怎么来界定这样一个微笑呢?我们面对的是上千的学生,如果不给她们一个参考的东西,她们练起来难,我们检查起来更费劲。”一个老师说。

“可以让她们参考自己嘴角的弧线,弧线越往上表示笑得越热情。”另一个老师说。

“怎样确定弧线的度呢?这很难。”有人表示反对。

“用笑起来时双唇间的距离作为参考值怎么样?”慕容老师问。大家觉得她这个方法好是好,可是训练的时候总不能每个人带一把尺子吧?慕容老师仔细推敲了一下,也觉得不方便。她把打印出来的有关微笑的照片发给大家,让大家多看看,找出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大家一张一张对比着照片,像刑警似的,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办公室里安静极了,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有一个老师咳嗽了一声,走到石灰盒边吐痰。她说:“这几天我老是牙痛,可能上火了。”

“牙痛――牙齿。”几乎所有的人都叫起来。大家猛地发现各种微笑的姿态,都和露出的牙齿个数有关。最含蓄的笑几乎不露出牙齿,矜持的笑露出两个门牙,优雅的笑露出四五颗牙齿,热情的笑露出六颗以上的牙齿。

于是大家把各种微笑演练了一遍,把最符合优雅、热情、亲切的微笑拍摄下来。慕容老师把这些微笑中所露出的牙齿数了一下都在六到八颗之间。“六和八都是最吉祥的数字,我们就用这个两个数字来要求姑娘们的微笑怎么样?这样就不用随身带尺子了,对着镜子一照就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好。”慕容笑着说。大家也笑了。

副校长说:“我觉得慕容老师这个注意好。我这就上报奥组委礼仪部。大家再讨论讨论细节,力求做到完美无暇。”

“我觉得把牙齿颗数和齿间距离结合起来考虑更好一些。比如在牙齿中间咬住个东西,这样微笑的弧线自然张开了。”那个牙疼的老师说。

副校长笑了,说:“看来你的牙没白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