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少许,雪儿重新拾起话头:“道长先生,您是怎样修持性情的呢?”
那道医并未作答,而是从左手肘下抽出一本书来,那书已经陈旧、发黄、破损,封面上写着四个隶书黑体的大字:“黄帝内经”。他用手指拂扫着书页,轻声道:“这书跟了我几十年,好书啊……”他目光停留书上,流露出几分深情喜爱,那神态倒与雪儿抚摸家里那只豢养多年的心爱小猫时有些相似。
半晌,道医抬起眼来,目光越过雪儿头顶,望向远处的险峰茂林,熟练地、带着朗读诗歌的韵味吟诵道:“‘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段话里就包含着性命双修的含义。”……
接下来的时光,雪儿一边游玩观景,一边思索着道医的话。她神思恍惚,行踪漂浮,呆傻木讷,心无所定。十方堂前的空地里有一群人在跟着一位白衣道士练太极拳,小刚、紫玉及另两个同学也混迹其中比比划划,雪儿无心学拳,慢慢悠悠登入十方堂。
殿内正中神龛上供奉着元代铜铸鎏金真武像,其两侧分别供奉着吕洞宾和张三丰像。雪儿驻立张三丰像前,脑子里浮现出这位武当道人的种种离奇传说。
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正是这位传奇人物创立了享誉中外的武当内家拳。据说张三丰在武当修炼过程中,仰观日月星辰,俯查山川河流,根据阴阳二气的原理,创建了以养生为主的武当内家拳。
张三丰曾看到喜鹊和蛇的一场争斗,“喜鹊上下飞击,而蛇蜿蜒轻身摇首闪击”的姿式给他极大启示,就此悟通太极妙理,创造了风格独特的太极拳,他所开创武当太极一派,以后渐渐发展形成包括形意、八卦,也包括各种器械在内的武当内家拳派体系……只是,这些挥拳弄器的武术与女孩儿家应是无缘吧?
明洪武二十四年,正值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急需用人之际,他派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因张三丰声名远播,故特意叮嘱使者:“有张玄玄,可请来”,但终未寻得张三丰踪迹。
明太宗朱棣入继大统,多次派人寻访,并有致张三丰《御制书》:“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致香奉书虔请,拱俟云车凤驾,惠然降临,以副朕拳拳之怀,敬奉书。永乐十年二月初十日”。由此可见他渴见及仰慕张三丰的心情。
久寻不见,于是明太宗朱棣下诣在武当山专为张三丰建“遇真宫”,塑铜像供人朝拜,并派官员洒扫。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一名武当道士专门建庙礼奉,这在中国道教史上可是绝无仅有。而传奇真人张三丰素不慕功名利禄,只好清静无为、修身养性,三请而不至,最终使明初两帝均不得见其真颜。
在世人眼中,张三丰之性情神妙莫测,连皇帝也请之不动,其对名利之淡泊无欲、道德之崇高,真是令人钦佩不已啊!念想及此,雪儿不禁恭恭敬敬地礼拜、叩首……
黄昏时分,大家三三两两地坐在石阶上,雪儿将次日欲留在紫宵宫的打算对大家谈了,引起一片争议。大家普遍认为雪儿头脑发热,好奇心过重,劝她现实一些,不要因为认了个道姑作师父就想玩遁入空门的游戏……
面对七嘴八舌,雪儿少言寡语,矢志不变。她拾起一枚落叶,一会儿拿在手中拨弄,一会儿覆盖着鼻子,不断嗅着那树叶的清香。
李紫玉托着腮,低沉着声音,从喉头挤出一句话:“雪儿,你不觉得你自私吗?你一个人在这里,大家会担心的,而且……打乱集体计划”,言罢揉揉她那圆圆的脸,用眼睛余光斜视雪儿。
雪儿把树叶从鼻部拿开,伸出食指沿着叶片的脉络上下划动着,象在描红本上描线一样。她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顿地说:“嗯……我保证自己的安全,明天做一天道士,然后就去与大家会合……好吧?”
一阵沉默之后,曾亮轻声道:“爬到山峰较高处,手机可能有信号。后天坐旅游车,或者乘缆车上金顶,好吗?”
雪儿眼中掠过一丝惊喜,一朵灿烂笑颜绽放出来,她挺直身板,举起右手,向曾亮行了个军礼:“遵命,首长!”接着旋转身体,向环坐四周的同学施礼。
平静的表情也没能掩饰住曾亮脸上写着的那抹担忧,他一言不发地把目光移向远处的崇山峻岭,陷入了沉思。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