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儿在乡间的小路上走了好远,还听得他在后面说:“谢谢你啦!好兄弟!”牧儿抱了孩子回家心里乐开了花。
就抱到镇子衣裳店里跟她买了几套花衣裳,又买了好多小孩子吃的,就急急忙忙回家去。刚转个弯快到家门了,娘亲就站在那路口接了牧儿…..
牧儿自那茹家抱得小女孩回家,娘亲就在回家的拐弯路口,接了牧儿和小女孩回家,娘亲抱了孩子看了又看,心里乐开了花,就把那牧儿早就买好的什么摇窝儿、站篮儿、摇鼓儿、还有吃的什么、牛奶儿、豆浆儿、糖水儿都拿了出来,那小孩子见了娘就笑吟吟的。
那华南早出晚归,就好比这家中一个成员,晚上回来看到小孩儿,样子看起来很是高兴,人和动物无法用语言勾通,喜怒哀乐看不明显,只是觉得有一种微妙的道理存在。
娘见这孩子生得天庭饱满,地格方圆,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娘亲十分痛爱。因这孩子格外聪慧,就起单名-个慧字,姓氏仍用茹姓。自此牧儿唤她茹慧,以兄妹相称,如果要是有人问起,就说娘收的义女。
娘早起晚睡专事抚养照顾,说来也怪,那孩子到了牧野家里长得飞快,二个来月的孩子就好似那一岁多的平常孩子。到得一年六个月,茹慧就似那五六岁大的孩子。
遇上华南回家回得早,或是华南没出去,茹慧就骑在华南背上玩,玩得多了坐得稳当了,华南就带着她满山跑,茹慧天生的不怕虎,它也照顾得茹慧非常好。
茹慧爬到它背上人太小的时候,华南它会后腿蹬下来,让她爬到背上去,很乖很乖的。娘开始提心吊胆怕出意外,后来看事情发展很正常,也就放心让她跟华南去玩耍。
牧儿就到那小镇上买些笔墨课本,教她识字算数儿,茹慧更是神童,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无赖大人肚里只装得那么多字眼,三下五去二,就啃了个干干净净。
牧儿也不好去请个先生教她,这么一件怪事儿泄漏出去,以至搞得风风雨雨,于己于以后的生存都不利。如果引得那官府查根问底,那就更是麻烦,只好放之任之顺其自然。
自此牧儿伐了一些木头下山,留下那圆木上的树皮,砍了一些楠竹,准备盖个房子。于是,就到那很远很远的地方请了工匠来,就近
去请工匠怕他们出去乱讲,又买了一些必须要用的物品,只十来天日子,就盖起了三间木屋。
那山里木材多,就用圆木当墙壁,屋面上就用树皮作瓦。木屋里面冬暖夏凉,春天无潮湿,一家人欢欢乐乐住新房。
自此牧儿很少上山打猎,盖完房子又买了一些农具,把这山窝子里的几亩荒地,早起晚睡,开成水田,引来山泉,还可种植蔬菜,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也是悠哉游哉!逍遥快乐!
穷人的日子好似度日如年,富人的日子过一日还嫌过得太快,那牧儿今年不比往年。开荒造了几亩田,又建了新房子,还接了个茹慧回家来,心里那份高兴劲儿无法形容。
转眼快过年了,看那茹慧的长势,多则两年时间,少则一年半时间,就会出落个大姑娘了。说来也是奇奇怪怪,前世做公主的事儿,茹慧居然随着时间的增长,越来越记得多了。
牧野倒是希望茹慧长得越快越好,长大了可以做老婆,牧儿也有十七大八了,那青春的萌芽也有了点普儿,虽然不是二十岁的人那么喝望
忽然有一日,这山中来了个生人,这里从来没有来过生人,这里既不是过路之道,也不是出山之路,为什么会有人到这种地方来呢!陡然这山中来了个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