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话说孤星父母闻孤星自缢于桥旁树上,犹如五雷哄顶,万分不信,在传话人的指引下来到桥旁,远见群人围得水泄不通,议论纷纷,众人见星父母急急奔来,分别让出一条路。两人见自儿子如此不惜命,其母当场昏厥,其父老泪纵横。众人见此纷纷劝慰一翻,随帮忙收敛孤星尸体回家摆放灵堂,二老相对默默无语,悲伤不已。
次日,正当众人正帮忙为孤星打理后事的时候,(挂悼联、挂帆、烧纸、点长明灯等等)每想起孤星短暂一生,无不悔惜、、、当众人正在感叹之时,突远闻诵经之声由远而近,众人大奇,远见一老道带了六名小道士,不请自来,穿着打扮均不是本地人士。二老见了,忙迎门而出,只有一老道还礼,另六人如没见一般径直入了灵堂,以七星八卦阵图样围在其棺周围,静坐下来,并不停的敲鱼诵经。星父母及众人大惑不解,忙为老道安椅送茶,老道谢过,把星父叫到一边讲明事理。
原来,当年老道的师傅也就是曾救孤星一命的了尘道长,自从救了孤星一命后自认为破了人间轮回有违天规,回到道观真的闭门不出,潜心修道,暗悔己过。当算知之孤星死讯之后,想起与已昔日有一面之缘。急命自己的徒弟下山为其超度。
父母听后连连相谢,随又想起孤星悲惨的命运,又是稀嘘不已。说也奇怪。随着六位小道士的咏经之声环绕于屋中时,二老竟然有一种超脱之意,渐渐的止住了哭声,默默的坐在棺前为星烧纸,心里一片坦然。就这样大概有六个时辰法式才将完毕,小道士们也不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收检着用过的东西装好,轮流给孤星鞠躬后退出灵堂。夫妇一边还礼一边长长的叹了口气,而悲痛的心情好似也随着这声叹气消散了不少。
老道士微微一笑,对二老说到“小道此次奉为师之命,来此为陈施主超度(孤星家姓陈。换作陈星)。期望陈施主早日升往极乐世界,望二老,好好珍惜自己,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便。”陈父望了望老道士,又看了看还略微有些木讷的妻子。连忙起身做了个鞠说道:“多谢道长,如若没有道长帮忙超度,我等这些山野粗人还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哎。。倘若不是当年仙人相助。。。。”
老道士不待陈父将话说完连忙说道:“非也,此次小僧前来此有二件事乃是家师所命。第一就是为陈施主超度亡魂,二来代表家师的对陈施主的哀悼及对二老的问候并附赠丹药一枚。家师说生死轮回,富贵在天,此子乃天命注定,世间万物皆有因有果,因果循环此乃天理也,望二位莫要哀伤”说完看二老有些茫然不解的样子,忙从怀中摸出了一粒丹药递于二老。只见此药漆黑异常。虽然不及小指甲大,但入手略有重感。陈父接过细看了一下忙问小道士:“但,不知此药何用?”见陈父不解,小道又说:“此药名为散魂丹,陈施主死时身上怨气较重,家师怕陈施主身上怨气不散,不得已进入轮回,所以命小僧前来为其超度。此药入嘴即化,二老只将此药于法式后第二天辰时含于令郎口中,待午时,要让令郎躯体放于当院正中,及阳气回身,当身体完全回软不僵时便要立即下葬,不得延误。切记!切记!切记!”夫妻二人听罢连忙起身朝远方顶礼膜拜,口中连连念仙人不已。老道士也不阻拦只是看了看老夫妻躬身退出,带领众道士消失于夜幕之中。。。。
第二日两夫妻与众乡尊照道士之旨,将丹药于辰时放入星之口中,于午时将孤星尸体置于庭院正中暴晒,当等孤星僵硬的身体软化就后赶紧下葬。由于孤星死的蹊跷,村人如何都不许将其的棺椁葬于村中的坟舍。夫妻无奈下只得把孤星葬于生前所喜的远远偏僻林之中。
待众人散去,二位老人在坟前坐着久久不忍心离去,回想儿子生前从小到大多灾多难,痛苦孤独,死后又远埋于此茺山野林。不禁老泪纵横。直至天色渐暗不得已才双双起身携手站了起来,向回走去。没走得几步,老妇人又忍不住,疾步回扑于坟上痛哭,边哭边说到:“儿啊,你在这里好声的安息吧。此处虽然离村中远了点,但是好在此处清幽。你平时就喜欢清净的地方,此次也算得你的心意了。我们两个人虽然老了,但是身体还尚好,衣食也算无忧,你在下面莫要担心挂念才好。如若想念我们的话,不妨。。。不妨回家看看或托梦与我,为娘也好安心。。。。”说吧扶于坟上痛哭不止。。。。身后的老伴并没有上前劝阻,只是在妇人的背后静静的站立着。良久才发现老人垂起的脸上一片宁静不知道在想什么,又过了好些时候似乎老人的情绪已经控制住了,看了看仍在地上哽咽的妻子后艰涩的说道:“走吧,天色以晚,这地方孤僻你我莫要忘了来时的路才好。。。”说罢长长的叹了口气。老妇人边哽咽着边站起身来默默的搀扶着老人相携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真乃人生大悲之事。两夫妻的背影在幽暗的夜色下似乎又蹒跚了许多。山路虽不平,然天上却似乎始终有一颗孤星冲破重重云雾指引着二老回家的路途。。。。。
子夜时分,天上的一轮明月照于孤星坟上,四周静谧无声,安静得吓人,几丝清风仿佛怕惊醒刚睡着的孤星一般,悄悄吹过,邻草木配合地轻晃几下就停了。
月光下有一人影从远处飘了过来,细看此人手拿尘佛好似散步一般悠闲的迈步向前走着,虽然漫步但速度却极快只那么几步而已就飘到了孤星的坟前。月光洒在来人脸上,只见此人银发白髯,宁静的脸上一片祥和。一身粗布道袍出尘脱俗,洁白的胡须垂至胸口,无风自动,飘飘扬扬好不洒脱。此人正是当年进山采药求宿的那位老道。那七名道士超度完陈星,随后回到观中将所办之事禀明师尊,了尘道长听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遣散了众弟子,独自一人在床前桌子上摆起了卦象。
-------------------------------------------------------------------------------------------
遥想当年村中救子一别,已有一十六载,这十六年中潜心修炼,闭门悔过的他,已然从当年采药的道士变为今日道观中的道长。也许前世因缘所在吧,修炼之中总有一丝念气集结在心中却始终不得解脱。修道之人最忌讳心中存有杂念之事。所谓:
尘世未了及不可得道成仙。功亏一溃,只原当年一念之间。
当日孤星吊死于树上之时,老道士正在闭门苦修,静坐之中突然手中拂尘无缘断开,自使得老道惊醒忙掐指算来。而后哀叹连连。静坐许久后,长出一口气随自言自语道:“罢,罢,罢,看来事因皆有我起。虽然我潜心修道却无论如何都不可逆转乾坤,既然如此也算你我有缘。我切祝你一臂又有何不可”言罢又是仰天长叹。至此就有了六道士来为陈星超度亡灵一事。
------------------------------------------------------------------------------------------
却说老道士孤身一人静立于陈星坟前回想良久后,像是做出了莫大决定。只见他脚踩七星,手劈八卦口中念念有词的围绕着孤星的坟墓绕起圈来。也不知道他念的是什么,只能看到他越行越快渐渐的已然看不清人影只能看到一片金光闪动。光芒并不耀眼,但却随着老道的时快时慢的步伐出现了忽明忽暗的光晕。从远处看去似乎整个光晕正是阴阳五行八卦图,而孤星的坟却是正在阴阳二气的混沌之中。当老道的最后一步走完后光晕也跟着消失了。老道依然是静静的站立在孤星的坟前,而刚刚的动作仿佛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样。老道就这样静静的立了好一会后,看了看天上的月色,又掐指算了下时辰。向前走了三步又向后撤了两步。左掌举起啪,啪,啪对着孤星的坟上遥空的击出了三掌随即说道:“陈星!还不速速起来?”随着老道的话音刚落,只见孤星的坟竟然突然向两旁裂开,不只是坟裂了开来,竟然连里面的棺椁也都从中间一分为二。而陈星的身上竟然微微的泛着黄色的金光。在金光的簇拥下陈星竟然离地缓缓的飞了出来。老道微微一笑摇手一招便看孤星已然飞落至老道的身旁,而刚才孤星的坟墓此时却是完好如初。像从来都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仍然是一座完整的孤坟。
老道看了看脚下的陈星右手缓缓的捋了捋洁白的胡须微微的点了点头后,弯腰扶起了陈星将他架于腋下。跟来时一样迈着缓慢的步伐,却转瞬消失在这片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