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
春秋年间,周室王朝的衰弱与诸侯的强盛,使得周室王朝的威严不再,而诸侯之间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陆续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吴王阖闾。
然,春秋年间的战争虽然多如牛毛,但诸侯之间仍遵循礼法,更有一定的战争法来约束所有的诸侯国,作为“国际战争法”为当时的作战双方所掌握和遵循,例如出兵要“师出有名”,要祭祀上天以求得庇护,两军对垒还要先进行一定的仪式,然后双方擂鼓前进,汇到一起拼杀。而且战争的规模都不大,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车战之时,未有斩首至于累万者。先王之用兵,服之而已,不期于多杀也。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但是到了战国年间,原先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只剩下七个,即齐楚燕韩赵魏秦。到了这个时候,战争的规模已经远非春秋年间可比,几万人的战争已经司空见惯,几十万人的战争也屡见不鲜,而且武器更具杀伤力,战争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和多样化,诸侯之间为了利益更是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可见一斑。顾炎武曾一语中的,“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
由此看来,是不是人类活得越久就越是堕落,就越远离了最初的质朴与纯洁?或者,这就是人类的进步?
本书所讲的故事就开始于战国时期,那个杀声弥天、兵戈不止的动乱年代。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地处中原以西,原是最被其他六国所鄙夷的国家,被中原称之为西方夷蛮,然而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国家政体开始逐渐由已经落后的奴隶制向更先进的封建制转变,因此国力大增。
公元前247年,秦王赢政即位的时候,秦国已是“地方数千里,师名(军队号称)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了。赢政登基后,积极向中原出兵,一统天下始见端倪。
在秦国的强势与六国相对弱势的同时,秦王赢政的私欲开始膨胀,不仅表现在对一统天下的野心,还有对无限生命的渴望。
赢政自从掌握了秦国的大权后,便开始幻想长生不老,让自己永远握得天下于手中,于是赢政广结方士,让他们为自己寻找和炼制长生不老药。
其中就有一齐地人,名唤徐福。
说来这个徐福应该算是自古以来最为有名、最为成功的几大骗子之一了。
徐福最为伟大的壮举,就是在赢政统一天下,建立大秦王朝之后,愣是在这位杀人不眨眼的铁血君王面前,骗走了大量的金银器皿和工匠,以及大量的童男童女,说是他发现了东海外有处蓬莱仙境,要前往为赢政求得长生不老药,始皇大喜之下,徐福所要求的条件全部照准。
徐福有如此胆量敢坑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倒也不完全是因为始皇帝被长生不老的欲望所蒙蔽了神智,而是徐福确实有点真材实料。
首先,他真的看到了所谓的蓬莱仙境(经后人分析,徐福应该是看到了日本列岛的海市蜃楼),所以在秦始皇面前,徐福说的不可谓不详尽,由不得始皇帝不信。而更为重要的是,徐福手里真的有长生不老药!
徐福作为方士还是有俩把刷子的。徐福年轻之时,为生计所迫到处流浪,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万幸的是,徐福在饥寒交迫中遇到了一名方士。
古代的方士虽然在官方的正史中是以搞迷信为主的“三教九流”式的人物,说白了就是靠忽悠人为生的职业神棍,但其中也确实不乏一些有识之士,他们懂得诸如医药、炼丹术、占星术、航海术等科学技术,他们的行业特色决定了上可以接触帝王贵族,下可以联系平民百姓,在当时的社会上还算是比较受瞩目的一群人。徐福遇到的那名方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名方士遇到的流民不计其数,偏偏就对徐福看顺了眼,不仅收其为徒还将自己的方术倾囊相授。后来徐福学有所成,还真是炼出了一些十全大补丸之类的丹药,很是为自己提高了不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到泰山封禅完毕之后,路过龙口(当时叫作黄县),在当地官员的安排下,方士徐福以地方名流的身份晋见了始皇,并随同始皇的车队继续东巡。到了琅琊(今山东胶南)的时候,徐福正式上书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里面住着神仙,吃了山里的仙药,个个长生不老,他愿意前去为皇上求取仙药。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