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铁鼠
铁鼠(てっそ)又称赖豪鼠,是平安时代说书人最喜爱的题材之一。它的来历据《平安物语》所载:
白河天皇与皇后中宫贤子极其恩爱,他们迫切希望能得到一位皇子,无奈贤子多年不孕。天皇听说三井寺有个法力极灵验的僧人,叫赖豪阿阇梨,便将他召来,命其代为祈愿求子,并应允“事若有成,奖赏尽可由你说,无不恩准。”
赖豪阿阇梨回到三井寺,尽心尽意地祈祷了一百天,中宫果然有孕,于承保元年(1074)生下了敦文亲王。天皇大悦,询问赖豪想要什么赏赐。赖豪答道:“望得天皇敕许,于三井寺建立戒坛。”
天皇正在兴头上,一时爽快,立即答应了。但他却忽略了三井寺位于比叡山侧,天台宗延历寺即在此处。当时延历寺正与三井寺争夺天台宗宗主之位,如果建了戒坛,必然引发延历寺和三井寺的全面械斗,天台的佛法将就此衰败。天皇事后仔细一想,认为此事不妥,就反悔了。
赖豪阿阇梨闻得天皇收回成命,怒不可遏,喷血骂道:“皇子乃我费尽心力祈愿得来,如今天皇负我,吾将携皇子往魔道去矣。”语毕,七日不进水米,绝食毙命。当晚,敦文亲王枕边出现了一个白发妖僧,握持锡杖站立在床前。天皇大惊不已,令比叡山僧侣祈福攘祸,但毫无效验,敦文亲王仍然在第二年就夭折了。
从此,天台宗完全分立,山门(延历寺)和寺门(三井寺)结怨更深。赖豪的怨气与愤恨化作八万四千只铁牙老鼠,直逼比叡山,一夜之间将延历寺的经文教典咬得稀烂。
7鵺(鵼)
在汉语中,鵼(ぬえ)这个汉字比较罕见,《广韵·东韵》云:“鵼,怪鸟也。”鵼在中国的时候,是一种似雉的巨嘴鸟,以树洞为巢。它善于判断人之善恶,善人一生都会得到它的保护,恶人则会被它用大嘴啄死。
鵼流传到日本后,被写成“鵺”,其形象也做了改变:鹰的利爪、虎的斑皮、乌鸦的体色、黑天鹅的翅膀、鳗鱼的尾巴,并且有着牛的力量(另有一说是:猿头、狐身、蛇尾、虎足)。它整夜整夜地发出不吉的悲鸣声,听到这种声音的人,会像中了毒气一样死掉。因此日本人认为鵺是不吉利的鸟。再加上“四不像”的形体,“鵺”这个字遂被用来比喻态度或想法都含含糊糊的人或事。
就是这么一个形象模糊的怪物,在日本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备受关注。一条天皇时,三十六歌仙之一的藤原实方,因为当殿与权臣藤原行成争吵,并将行成的冠帽掷于庭下,犯了大不敬罪,被贬为陆奥守。实方郁郁不满,在998年含怨而死。然而,肉体的消逝却无法带走藤原实方盘旋于空中的怨念。不久,日本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猿首狐身、虎足蛇尾的怪鸟——鵺,它们像蝗虫一般到处啃食庄稼,甚至肆无忌惮地啄食清凉殿上的御膳。
藤原实方怨死整整55年后,鵺灾越闹越大。1153年,平安京皇宫突然被一大片黑云所遮盖。近卫天皇急忙召群臣商议对策,但是一切祈祷和加持都没有作用。于是天皇派出了当世武勇第一的源赖政去降魔除怪。
赖政虽然英勇善战,但面对异界魔物心里也没什么底。在卫士的建议下,他先来到八幡神社祈愿,得到了一个“大吉”的卦象,由此信心大涨,整甲厉兵,昂然出征。
到了丑时时分,黑云又出现了,照样遮蔽在宫殿之上。赖政定睛一看,云团中现出无数鵺鸟的身影。它们从天而降,双眼圆睁、嘴巴大张,卷起阵阵旋风,来势极为凶猛。赖政弯弓搭箭,口诵“南无八幡大菩萨”的名号,一箭射去,将为首之鵺射了下来。
可是,鵺的死尸又引起了瘟疫等传染疾病,人们便将其放入空舟,自淀河顺流而下,漂到了泽上江的渚。当地的村民唯恐大祸临头,虔诚地祭奠并将鵺的尸体埋葬,这里从此就被称为“鵺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