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记之龙虎斗神州-第十一章 重阳高瞻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重阳高瞻(2 / 2)

慈母教诲,言犹在耳,张廷璧,忙将溜到嘴边的话儿,又重新咽回肚中。却见宁通,在人群之中,正自撺掇翰林学士西门无柳,出来应答。那西门无柳,一脸苦笑,连连推辞,却被天子一眼瞥见,于是笑道:久闻西门学士,号为诗神,才名满天下,所赋诗文,极为畅销,尤其为京中仕女追捧,想必文学功底深厚,朕这几句,实为班门弄斧,学士定然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了。

西门无柳,俊脸一红,谢道:陛下,臣只工新体诗,对古文,实是孤陋寡闻。望陛下恕臣不知之罪。

天子,微感失望,忽见群臣之中,周烈会心一笑,于是问道:将军,这一笑,便是知道了。

周烈,答道:陛下,说来凑巧,前日陛下教诲臣闲时多读些书,不要因无仗可打,便荒废光阴,于是从翰林院藏书楼借了些古书,正好读到这一篇东汉大科学家张衡的《二京赋》。没想到,却被陛下拿来作题目了。

天子,笑道:果然很巧。将军可知这张衡文笔极好,享誉当时,被后世尊为汉赋四大家之一,并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数学,哲学,尤其心灵手巧,被时人称为木圣,他造的地震仪、浑天仪、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还有能飞行数里的木鸟,个个精微奥妙,巧夺天工,这般才学,实不在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之下。似这般罕见奇才,万祀千龄,亦令人景仰。不过,朕,有时也在思考为何我国古代名家辈出,灿若星辰,辉耀万古,无论科学还是文化,都是领袖世界,到了近代却是技不如人,落后挨打,整天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东学一招,西学一式,最后还是乱七八糟,究其原因,恐怕还在自己身上。

云儒,深有同感,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不落后于世界任何一种文明,落后的倒是我们这些后辈子孙,把祖宗留下的文化传统,全当破烂丢了。

水禹工,道:云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却有一个问题,大人讲‘其咎在我’,但是今人与古人,在智力上,整体而言,并无多大差别,为何同样读书,读同样的书,效果却大相径庭呢?

这提问,切中要害,群臣心下一怔,皆想这‘水烟袋’又犯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毛病,若要深究下去,这千年流弊,岂能一时说清?

天子,闻听此问,却是兴趣盎然,笑道:今日重阳,登高见远,大家何妨畅所欲言,讨论讨论,给这个社会痼疾号号脉,找找病源所在,开出医治的良方来,也好改过自新嘛。

云儒,说道:臣以为由于人才选拔机制上的变迁,对文化的影响极大。汉代做官,皆由地方推荐贤良方正之人充任。其时,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而弟子读书学习文化的目的,在于求道明礼,作一个有道德之君子,或者掌握某种实用技能,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之士。自唐宋明清已来的科举考试,使读书成为博取功名的途径,而且教育内容,考试取士,渐趋于保守,终至读书之人,困于文言章句之间,成为无德无能的书呆子。乃至近代,西风东渐,虽废黜科举,提倡实用之西学,但是,却未将中国古代文化重新扬弃,中国优秀民族传统,也被西方风俗渐渐取代,更可悲的是,西文水准高低,竟然取代了封建科举的‘四书五经’,成为人才培养选拔的标准之一,累得无数青年才俊,浪掷英年,将全部心智,劳瘁于研究西文之上,致使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更如雪上加霜。故此,臣以为我中华文明衰落之原因,正是由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