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赌神108
回忆,回忆那月光下的夜晚
――《猫》
今年的冬天来得有点早,十二月中旬,宿舍里面就通了暖气。北京的冬天很好过,不过这说的是在室内,房间里、教室里、厕所里,只要进去都能第一时间感觉到迎面而来的暖意。
午睡过后,李秋逸已经去到图书馆自习。看着颇有思辨性的刑事理论,李秋逸不觉入了迷。忽然,自习室外传来了一阵躁动的喧嚣。李秋逸本不以为然,可后来连自习室的人都出去了,他不免好奇起来。
走到窗边,李秋逸看到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下雪了,好大的雪!来到学校三年,这么大的雪李秋逸还是第一次看到――以前每年都下雪,但都是几粒沙子一样,给地面象征性的铺一点。今天的雪,可真算得上是“鹅毛大雪”。一片片的雪落在树上,仿佛要给校园里的小树披上最闪亮的衣裳,小路上行人驻足,女生们捧起落到手中的雪片,却留不住那昙花般易逝的轻柔。戴眼镜的学生摘下了眼前的负累,用最贴近的视角来欣赏这人间胜景。
李秋逸被这种气氛感染了,在南方隔几年也会下点雪,但景色都比不上今年这种北国风光。也许雪景还真是北方的专利,南方雨水多,一下雪人们总厌烦湿滑的路面,都难得欣赏雪中的意趣了。走出已几乎空了的图书馆,尽管出来的时候已经穿了不少衣服,李秋逸还是被冷风吹得颤抖,不过这点寒冷对他时诗情画意的心毫无影响。
记忆里的雪景很少,但最难忘怀的还是考大学那年的那场雪。其实说到大,那场雪只能算是南方比较大的雪,但对李秋逸而言特别冷,也许是因为那年家里的变故。就是那个雪天,李秋逸的父亲遭遇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事故,那次交通事故给李国才身体的创伤或许早就已经愈合了,但对于李秋逸来讲,那是一次改变了自己的事故。
从初三开始,李秋逸就立志做一名周恩来一样的外交官。尽管他对外交官应具备的素质不甚了解,但年少的李秋逸执着的学习外语,虽然那时所谓外语就只有英语而已。李秋逸的外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半是因为这个理想。报考外交学院,这个志愿一直延续到高考前,但那场大雪带来的遭遇,把一切都改变了。
人与人之间就是一长条链子,下雪引起了路滑,路滑造成撞车,撞车带来了官司,官司失去了公正,李秋逸就在最后的一环,改掉了平生的理想。寻求公平公正,这是一条很坎坷的路,结果,父亲案子的公正没找回,李秋逸不无遗憾。
想起这两年多来,自己经历了多少彷徨和无奈,李秋逸不禁感慨万千。还好,人具有难以想象的适应力,李秋逸总算也理解了现实,在林林总总的法律书籍里找到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