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1 / 2)

杨姗拦住说:“不行,赵奔她爸在家,不允许人带礼物。”

还没到赵奔的家,我心想:“赵伯父是我的函授老师,应该给他表示一点心意才行。”

刚要去小卖部买酒,又被杨姗拉回来说:“什么东西都不能买,赵奔他爸的性子特怪,见人送东西就要发火,懂吗?”

赵奔心细,专门做了几份辣子菜让我吃。

屋里除了赵伯父是大人外,其余的人都是赵奔的好同学。

我问赵奔:“您姐呢?”

“她有事,不能来,哦,您的舞蹈水平提高了吗?”

“有点,只是进度不大。”

“地方味太重,以后要注意留心。”

我点头又忙着应付李钢夹来的豆腐菜说:“有时到了台子上时,就爱出这方面的差错。”

赵伯父点燃一支烟说:“你到长春来的事,赵奔已经给我讲了。”

赵奔忙夹了一筷子菜,放进赵伯父的碗里。

说:“爸爸,你别问行不?大家快吃饭。”

赵伯父不理睬赵奔,还是问我:“你知道你正在做违背生存规律的事情吗?”

我放下筷子说:“生存规律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引导人的思维观念而变化的,人不可能完全改变和改造社会,规律和环境的相互冲撞是我们人不可抗拒的事情,所以,我还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希望赵伯父指点。”

其他几位同学都放慢了吃饭的速度,他们都知道赵伯父是一名非常严格的长辈。

过去常来赵奔家,都是少有人敢直接与赵伯父对话。

赵伯父夹了一筷子辣子菜,放进我的碗里说:“这是我儿子破了一家人的先例,第一次在家里做川菜,虽然味道可能不合你的口味,但是它也叫川菜,这就是最简单的规律。你从四川到长春来,如果真读大学,我还是支持,毕竟你是我的函授学生。至于钱不足,或打工,我都不支持。你应该回四川去,一个人就像一棵树,一旦失去了根的营养,迟早会枯死,说穿了,我不欢迎你这样草率地来长春找工作或读书。”

李钢接话劝赵伯父:“她有她的想法,无事不登远程,您还是吃饭吧!”

赵伯父厉声说:“懂啥?长大,并不等于心大。汉艳,你动机到底是什么?讲出来!”

我刚咽下一口饭差点呕出来,心想:“原来是说我想打赵奔的主意,笑话,我对赵奔只感激,从来就没有非分之想。像赵奔这样的人,最差也要找上一名国家干部,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我站起身,进卫生间去强忍了一会儿,才回到桌边坐下说:“伯父,不必讲了,我懂。我这样的身份,本应该种庄稼才对,哪里敢到大城市来生活,只是希望多了解一下城市生活情况。”

赵伯父灭了香烟说:“我有事要走,你不能为难赵奔,回四川去。”

赵伯父的饭没有吃完,就离桌下楼去了。

我以为什么地方得罪了他,苦脸低头,任凭几个朋友说什么都不接嘴也不答话。

赵奔见情形不好收,只好将我拉进她的小屋。

“别听我爸瞎说,您看这间屋,就是照相来给您的那间,坐好,我还要洗碗。”

杨姗进屋来说:“哎,我们都不是有钱人,帮不了你读书。”

赵奔推着杨姗出了房间,我又将赵奔的书桌、床、蚊帐跟相片上的对比。

出入也非常大,每个布局都像是比相片上的小了许多。

狭窄的空间,让我不停地想象出一些大楼的过道。

城市居住紧张的事情,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有一点概念。

、千万不要回来

下午,赵奔送我回住处的路上。

我问:“您说的考上大学就什么都不愁了,指的是什么?您是城里人,工作应该说不成问题吧?”

赵奔仰天长叹说:“城市,什么才是城市哟!吃不像吃,住不像住,没考上学的人就是待业青年,什么都没有,上了大学,将来就有工作,有住房。您在乡下长大,自然不懂得我们城里人的苦衷,不过,只要您生活久了,就会明白,我讲也是白费口舌。”

赵奔说完不无伤感地看了一眼我,又喃喃地说:“其实,我爸爸也是在为您好。您应该读书,不管怎样,读一年算一年。”

“问题是,这所大学不正规,怎么读?我也没有这经济能力,家里更没这个问题能力,读什么?您和您的朋友能借我钱读完吗?不,你们都还是学生,不可能有钱。”

“也是,我现在是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可能以后少时间来看您,等过了黑色七、八、九这三天,我让他们几人和您一起去长春市里的八大广场照相,玩几天。”

晚上,我回忆赵伯父的话,心里很苦。

一阵酸楚涌上脑门,觉得该给王二菲子写信。

照这样一天天混下去,总不是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