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1 / 2)

我特意要了自己当初离开成都时睡的那张床铺位。

进门就对那张,让我当初命运起到改变的老式油漆木床边。

上下前后抚摸了许久,才放下行李四周细看。

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变了。

还好,一切照旧。

尤其是那张写字台右侧的几个字,还清晰可见。

那是我当年离开成都时刻下的“您等着,有朝一日我还会回来看望您!”的文字。

今天,我回来,写字台也好像喜迎旧朋一样,光亮照人。

我端着脸盆去打来水,又在服务台要了一张桌帕。

将写字台和床的全身重新洗擦了一遍。

吃过午饭,骑车上街四处兜风转圈。

不料,在红照壁和人民南路的十字路口,被一交通执勤的太婆捉住。

“这自行车是从哪来?”

我慌得忙解释说:“从小说里骑车来,自行车已经上了户,有车证。”

“小说里?”

“对!小说里。”

“车证拿来我看看。”

“放在旅馆里了。”

“自行车扣下,回去拿证件来取,记住!还有身份证。”

我无奈极了,说:“这么远,您叫我怎么走?这儿到青羊宫旅馆又不是几步路就到了的地方。”

“不去拿证件来就罚款。”

“罚多少?”

太婆没等我的反应,就撕了一张罚单来递给我。

“五元!交来。”

我奈何不过,只因路程远。

来去车费就要花两元,便自认倒霉,摸出五元钱来交给太婆。

罚单也不要了,推车就走。

谁知,在春熙路口又被两名太婆捉住要罚款。

我说:“刚才被罚了款,你们又要罚,说不过去。”

“罚单呢?拿来我看一下。”

“扔了。”

这位太婆不客气地说:“没罚单就罚款!拿去,这是五元钱的罚单,要收好,一天内有效。”

、下坡空放,冲去火葬

我这次真生大气了,但见那罚款人不看我脸,只盯我裤包的神情。

如此专注而又执迷,仿佛根本不怀疑任何人能不付钱一般。

我摸出钱来付上,将罚单收好。

这事,将刚出旅馆时的喜悦,罚得兴趣全无。

不打算再走,回旅馆去。

然而,在过人民西路和东城根街的十字路口时。

明明抬眼过警线时绿灯都还亮着,却刚过警线一米红灯就亮。

又被值勤的一老大爷捉住:“闯红灯,罚款五元。”

我摸出在春熙路的罚单说:“已经被罚过了。”

大爷取过罚单一看说:“你这是无牌照骑车罚单,与闯红灯是两码事,罚款!罚款!这是《交通规则》本本,自己读一遍。”

我想耍赖不付钱,大爷说:“如果再不接受罚款,让你进交管所学习一天的交通规则。”

这一听,慌忙摸出钱来。

随后还白受一顿奚落:“小女子,不拉你回来,说不定早就被汽车撞死在路中间摆起啦。”

我瞪了一眼大爷,见绿灯又亮开,便上车逃似地跑了。

回到旅馆,心痛白白丢了十五元。

顿时觉得成都没什么可呆,改变主意,决定第二天就上路。

……

这天,天还没亮,我就沿路飞奔北上。

过新都、广汉、德阳、罗江、金山。

到绵阳后才吃中午饭,但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过。

一身的汗水,在休息后反而感到有点冷。

时间要早不早,说晚不晚,五点半,还是走好。

我自言自语一阵子,上车再走。

过了新桥,公路开始不太好走起来。

当地的庄稼人将麦子秆,大捆小捆地平堆在公路上。

有意让过往的车辆将麦粒压出,省工又省力。

却害得骑自行车的人,不得不在公路的边角角处边骑车边寻找好走一点的狭路。

我的速度,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削减了三分之二。

好不容易才过魏城,却又逢自行车发生故障。

钢丝连断十几根,花筒轴又磨断了。

没办法,只好推车走。

直到夜晚九点过,才找到了住宿的石牛镇。

在石牛电力招待所里,我准备修车,却又没有花筒轴,上镇街去买又四处关门闭户。

第二天,我花了近十元钱才将自行车修好。

这次注意到配件的关键部位是花筒轴和链条。

于是就买了两套四支轴和两根链条带上好更换。

心想:“今天应该到达广元。”

然而,梓潼、演武、剑阁的路段。

依旧随处可见晒麦子秆的人,而且,山高路险。

好在一路上古木参天,多少能让人感受到进入远古战乱时代的气息。

“也许,脚下的路还是当年刘备走过的。”

翻了一山又一山的我,每到放空冲下坡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