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1 / 2)

就像千篇一律的复制品,所谓的什么芸芸众生。

不过是极少一部分人的兴趣罢了,至于人的诞生不保密,死亡不显露之类的传说,都是些骗人的把戏。

最终还是要人来看管,谁又能说不是呢。

我还是回到年前睡过觉的那个青羊宫旅馆,闷睡了几日。

几天不拉架架车,反而一身酸痛。

手脚也不停地晃荡着,对着镜子看,发现自己不是女人。

用手摸着肩上背上的一层层茧疤,又看了看几件白衬衣。

那些洗不掉的一大片焦黄汗斑,拉车的光阴历历重现。

我不知道别的搬运工们老的老、少的少,能不能再找到养家糊口的钱。

自己倒还好,一人就是全家,一饱都饱,一衣全家暖,一动全家动,别无拖累。

平时,工人们还背着店主骂,说是压迫血汗钱。

可到店主真的不压迫的时候,工人们却又都慌了神。

觉得没了地方挣钱,就求店主留下自己,免得一家老小饿肚子。

店主当然不愿意,但最后还是不忍心。

便给每位特困户打发了五百元钱,一共打发了四千多元。

事后,叫特困户们千万别跟他老婆讲。

他怕被老婆知道后吃不了兜着走,好在他老婆从不管账,只管拿钱来打二四点点或是六七八九、三六九。

我很佩服店主的这一壮举,要知道,这笔钱就等于五辆架架车白白地给店主干了一月。

况且,店主的各项上交下交的一些开支还不算。

到这时,许多工人才知道店主不是在压迫人。

而是跟大家一样,挣几个小钱,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

过去,我和搬运工一起睡大铺,人多嘴杂。

总有那么几段见闻和笑话,在夜间回荡。

现在自个儿躺在这花钱睡觉的旅馆里,感到孤独难熬。

这儿的一切都没有变,同早年前一样,铺被没变,打扫卫生的老太婆没变。

恍惚自己的两年生活,像是在梦里度过……

、新伤逼宫4

成都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汉代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

在唐代宋代除开汴京,也是第二大都市,曾是西南地区丝绸之路的发源地。

人们一谈起成都,就知道是在四川盆地内,与川西大平原共名的一块宝地,是“天府之国”美称的惟一象征。

古往今来,有无数豪杰就诞生在这里,也有无数的英雄、文人墨客风流而来、折腰而去,留下了一大堆名胜古迹,让后来的人们朝思暮想。

由于有了“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饿”的成都历史话题,加上千百年来少有战争在成都爆发的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就造就了无数的土生土长的老成都人不知什么是“国家”的概念,每日都过着那种极为安详平和的生活。

小日本虽然来过成都,不过都是在天上丢了几颗炸弹就匆匆忙忙地撇下不管了,几颗炸弹对如此庞大的成都来说,还不如抓痒痒过瘾。

老成都们简直是全国各地最幸福的一类人,几千年来,饭有好的吃,衣有好的穿,住有好房住。

一旦给他们谈起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时,他们都能说:“那几个城市算什么?早被那些好事的国民党人、外国人一年又一年打得稀烂,哪里比得上成都哦!咱这地方的人,纯粹都是真正的炎黄子孙呢!从没被杂交过,再说我们的吃食文化之所以老是在全国高居榜首,是因为咱们一天到晚没别的事干,就有时间专心去弄吃的,长期弄来弄去当然会弄出些名堂。”

的确,成都人从没有把那些以老北京人自居的人放在眼里。

更没有把那些自以为自己是上海人的傲气当会事儿,他们要干的事是怎样吃、怎样打麻将。

不像那些沿海生活的人,一谈到日本人就拳头扭得咯咯响,谈到美国人就骂狗娘养的。

再谈国内当年的战争,更是心有余悸,还有什么天灾之类的大事,总是有一种不安的眼神表露出来。

成都人就不同,他们认为,等外国人把仗都打到了成都,中国就没救了。

、新伤逼宫5

既然没打来,就让那些沿海的人去抵抗,管他是不是家破人亡,自己照样自在地坐在茶馆里品茶、听川戏、听评书或小快板,反正自己的一家人没事。

再说天灾,成都连山都没有一座,只在龙泉驿有几个土包包,怎么样也倒不过来压倒成都。

地震这事虽然吓人,但成都却又不是地震带,有天大的地震在别处发生,成都这地方连屁都放不出一个。

水灾更不用说了,早在公元三世纪就被一名叫什么爷儿俩的李冰父子修了一个都江堰的工程把水灾问题解决得干干净净。

还有什么虫灾之类的事,也只有在川外的省份里横行霸道。

虫子们根本就飞越不过李太白笔下的难蜀道,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成都平原里长得又嫩又壮的粮食疏菜全部送进成都人的嘴里。

像这样一处全中国绝无仅有的宝地,能不让成都人忘乎所以吗?

国家的概念,没几个去过问,也用不着过问。

青少年们读的书上写的那战争啊、矛盾纷争啊,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在读天书。

因为,他们身边看不到这些名堂。

只有一到星期天,非要围几圈不可,麻将声声入耳。

也有的扛一钓鱼竿下府河去钓鱼,是世外桃园的最好去处。

想起这些来,也难怪成都人不把北京人、上海人放在眼里。

外省人常把去沿海找下贱活干的四川人,误认为不过如此下贱卑微。

其实,这批四川人只是四川省的一些贫困山区小县的苦力劳动人。

真正的成都人,外省人就是用八人大轿抬他到北京或上海去住,他还不干。

不信的话,可去各大城市户口办查一查。

有没有一名地道的成都人,查后就知道天下如此这般大白了。

成都人还有一个最著名的特点:那就是不善内斗。都会说是一大家人,斗起来没意思。

活着,争夺日出时的晨露。

我就是一名贫困地方出来,找下贱活干的逃生人。

我却没去沿海,而是钻进成都这块福地里来睡觉。

觉得在这个城市睡觉,有一种说不出的安稳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