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很多大明有识之士的一个普遍的误区,他们根本分不清攻城大炮和野战炮、舰炮的区别。在他们看来,这些大炮都是从红夷那里过来的,性能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统称为红夷大炮。其实,明末进口和仿制的红夷大炮基本上都是攻城炮,因为攻城炮打的最远,虽然也是最笨重的。
而张文秀虽然是个军事外行,却也知道其中的奥秘,所以,在建昌铸造了大量的攻城炮、野战炮和舰炮。
杜立波虽然在江面把北城围住,但却没有马上登陆,因为他还在等。看到飞虎军战船上黑黝黝的大炮后,曾英本来还想派船只冲出去一战的念头已经完全熄灭,自己的船只跟对方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恐怕刚出城就会被飞虎军的大炮轰沉,徒劳士兵的性命。
到了第二天,飞虎军的运输船从泸州江津浩浩荡荡的赶到重庆,首先下船登岸的是两千五百骑兵,骑兵一到了岸上就把重庆的几个城门包围,曾英看到对方精良的骑兵,心里又是一阵苦笑。这个张文秀每每做事都出乎自己意料,明军缺马,自己统领八千明军,战马却只有五百,而且还是比较矮小的罗倮人的马,可对方一下子就派出了两三千骑兵。大明的产马之地,在万历末年以后都丢失怠尽,所以明军一直很缺马。关外的满蒙鞑子就不必说了,基本都是骑兵,就连从陕西出来的闯逆献贼骑兵也比明军多,真是气死人了。
献贼以前是流寇,所以多用从陕西带来的骑兵,少用步兵,攻克地方也是先掳掠马骡等牲畜,以方便逃跑。不过等献贼在崇祯十六年占领武昌称大西王建立伪政权以后,大势扩军,步兵迅速膨胀,骑兵所占比例已经很低了。从自己在合州遂宁一带与伪大西军交手来看,对方的骑兵非常少,比自己好不了多少。
但是张文秀怎么就有这么多马匹呢,现在在重庆城外就有两三千骑兵,在南线攻打遵义和贵州的另一支飞虎军也有两三千骑兵。而且估计张文秀还有更多的马匹养在建昌,马匹真是多啊。而且看城外飞虎军的马匹,好象大多不是罗倮人的那种矮马,基本都是蒙古高头大马,把曾英看得心氧氧,真想出城去把这些宝马抢过来。
对了,一定是康区的马,只有康区的马匹才能有这么高大,也只有康区才有这么多的马匹提供给飞虎军。不好,这么说张文秀已经收服了康区,那么对方能源源不断得得到对方的马匹,不出两年,就可以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我大明更难以阻挡了。
本来重庆为天下坚城,加上又有水路可以连接外部。但是现在,水路已经被飞虎军的水军封锁,只有凭借城高墙深来坚守。但是,今年重庆大旱灾,粮食奇缺,城内斗米百金,如果长期被围困,军心民心不稳。自己虽然也出重庆向遂宁一带去抢粮食,但那里也是民生凋零,粮食也不够,所以自己抢得的粮食很有限。现在满打满算,自己五千人守在重庆城,再加上城内的几万百姓,粮食只够支撑一个半月。自己一定要在一个月内打败对方,不然就要崩溃。但现在出去袭击对方的骑兵,那是找死,只有等对方的步兵来攻城,自己再给予他迎头痛击,然后在找机会破敌。
到了第三天,飞虎军的运输船运来了步兵和炮兵,还有数十门红夷攻城大炮以及众多的佛郎机大炮。在岸上骑兵的保护下,五十多门红夷大炮与佛郎机炮把三面不靠水的城墙全部包围了起来,黑黝黝的炮口对准了重庆城,看得城上的守军心惊肉跳。
================================================
评论区好冷清啊,大家对情节什么的都可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