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跑来给我报信,真是辛苦你了。这样,你先到张剑那里去报道,熟悉一下飞虎军的情况,到时量材而用。你说说沿途所见,四川是不是已经破败不堪了。”张文秀安慰温自让道。
“现在川中真是修罗地狱啊。我逃出成都后,先往西再南下,一直到蒲江,沿路人烟稀少,数十里地都遇不到一个人,好不容易靠近村寨,却遭到那些寨民的袭击,要不是我马快,估计都死了好几回了。所以我一路忍饥挨饿,只有在山中打猎而食。不过到了丹棱县,情况大变,人民富足,民风也淳朴,我也不用挨饿了,到了名山,简直是世外桃源了。现在,川东、川北那边已经全乱了,只有雅州、建昌府才是乐土。”温自让在说实话的同时不忘吹捧一下张文秀。
送走温自让后,张文秀考虑怎么应付自己的便宜老子可能的攻击。如果老张真的击败了杨展,自己难道真的要跟他翻脸?在这个时代,自己跟老张翻脸,对自己的名声会有很大的影响,更会影响与可望定国他们的关系。自己跟老张翻脸,可不同于郑成功与郑芝龙决裂,因为郑成功占据了民族大义,而自己并没有投降大明,等于是跟张献忠内耗,算是乱臣贼子。
要不派人去刺杀张献忠,应该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要不自己资助杨展,助他打败张献忠。但杨展肯定不会相信自己。算了,自己只有密切关注两方大战,到时候谁输自己就帮谁。不去想他了,张献忠蹦达不了几天了,自己的大战略还是不变,只要多关注就可以了,让赵平在名山作好战斗准备。
张文秀准备去沈家,主要是找沈雨婷,顺便去看看沈云祚和那些前明官员,现在沈家是这些官员的一个老巢了,因为他们在沈家最容易见到张文秀。刚出门口,就看见杜立波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朝自己而来。
杜立波骑的是驰名中外的河曲马,是杂谷土司进贡给张文秀的。张文秀看到这匹接近自己身高的大青马吓了一跳,自己大约一米八的个,这匹马怎么也得有一米五以上,而且自己在建昌见到马匹都很矮,也就一米二的样子,见到这么高大一匹马,自然吃惊。张文秀一骑,冲刺力惊人,比蒙古马快,更不要说与建昌马相比了,而且其耐力也不比蒙古马差,实在是天生的战马啊。问杂谷土司来使这是什么马?回答是南番马,在青海、四川和甘肃三省交接的黄河河曲都有分布。张文秀一拍脑袋,这不就是河曲马吗?以前自己一直以为河曲马是在甘肃河西走廊,现在听到黄河河曲才想起是在川北青海这边。有这么好的一个马种就在眼前,当然要利用了,于是张文秀让众多嘉绒土司在领地内多给自己养马,并把青海境内的河曲地区夺下来养马。自己要用河曲马来建一支精良骑兵部队,甚至可以组建重骑兵,作为自己的王牌。
固始汗来跟张文秀求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嘉绒土司受到张文秀的鼓动一心要把青海的河南地夺下来养马,张文秀为了从他们那里买河曲马可是花了大价钱,允诺每匹好马给他们三十银圆,这是蒙古马价格的两三倍。于是土司们在今年三月春季的时候拼了老命向青海和甘肃南部进攻了,蒙古人一时抵挡不住。
当时杜立波看到这匹马后很是眼热,张文秀就把这匹宝马给他了,毕竟现在杜立波训练新兵需要威严,这匹马能给他涨点人气。反正以后好马多的是,以后肯定能找到更好的马,所以现在故作大方。
张文秀问杜立波来找自己有什么事,还要骑高头大马来。杜立波说要让自己去帮他提亲,他看上了范文光的孙女。靠,怎么找自己的都是这种事,张文秀大为郁闷,被杜立波拉到范文光的家里。范文光投降后,大受重用,毕竟他以前当过南京户部员外郎,从四品的高官,为投降文官最高品级,张文秀看中的是他在四川和江南的威望和官场关系,所以拨给了一幢最好的房子给他。不知道杜立波是怎么勾上范文光的孙女的,难道是靠这匹高大的河曲马?在这乱世,骑着高头大马确实能引来不少姑娘崇拜的目光。
张文秀只听说过有白马王子和黑马王子,没听说过青马王子啊。江北有个汉奸军阀刘良佐喜欢骑一匹杂色马,所以被叫为花马刘,我看杜立波不如叫青马杜好了。不过杜立波骑上这匹大青马在建昌府确实很拉风,张文秀骑上一匹普通的藏马与杜立波并行,实在是相形见措啊,骑在马上比他矮一个头,张文秀不由得大恨,看在你去娶老婆的面上我就当一次绿叶好了。
范文光对杜立波非常满意,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统兵数万的大帅了,而且,杜立波家里也是耕读世家,祖父还中过秀才呢,只不过后来因为全家被闯逆所杀才弃笔从戎的。所以老范很爽快的答应了这门亲事。
杜立波真是睁眼说瞎话啊,张文秀记得杜立波家里也就是个富农出身,祖父是个正宗的文盲,他父亲也就勉强识得几个字,他自己稍微强点,念过几年私塾。可为了追求范老爷子的孙女,不顾廉耻地更改家庭成分。还有,他家明明是被官军所杀,却被他更改为被李闯所杀,以取悦老爷子。张文秀在心里狠狠地鄙视他,不过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爱情说点谎也是可以原谅的。
范文光为了庆祝这门亲事,还献出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让张文秀喜出望外,恨不得上去亲老范一口。这份大礼是三本书,却不是什么大文人写的书,也不是象《农政全书》之类的技术书籍。而是三个商人写的关于商业方面的书,要说是关于商业方面的书也不完全正确,因为这书其实也可以算是军事方面的书,对自己十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