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第七十六节 通商西番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西明> 第七十六节 通商西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节 通商西番(2 / 2)

“帅主,马铃薯可是大丰收啊,去年在夔州奉节县试种的时候,最高的才亩产千斤啊。现在在建昌府各州县,亩产都在千斤以上,最高的竟然达一千六百斤。而且建昌府的马铃薯质量好,个大,味美。你说也是怪事,马铃薯大丰收,在意料之内,毕竟咱们为每个县都配备了专门的人员指导种植,还分发马铃薯种植指南给各乡镇的乡绅老农。好事成双,连小麦都大丰收,以前建昌府的小麦基本上平均亩产半石,而今年却高达一石。农民们现在都在流传,帅主是神仙下凡,来带领建昌府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至于三税一嘛,没有人不满意了,大家现在小麦和马铃薯大丰收,按照五口之家三十亩田地,十五亩好田种小麦,十五亩山地种马铃薯,夏天收获十五石小麦,最起码一万五千斤马铃薯,缴税后自己还有十石小麦,一万斤马铃薯,这在往年,也是一个家有数百亩土地的地主的收成了,也算是发财了。何况秋天还有水稻呢。故没有人认为税率太高,只是感谢咱们飞虎军和帅主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听说还有很多老百姓家里都供奉了帅主的神位呢。至于咱们,建昌县、宁番县和盐井县赋税都收上来了,其余离建昌府比较远的州县还没有运送过来。还有,马湖府的四个长官司和脚备也把两成的马铃薯送过来了。”肖宏满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毕竟这也有他这个知府的功劳。

建昌府的产量比重庆的高,那是因为建昌府的纬度比重庆更低,更接近马铃薯的原产地,更适合种植。至于小麦丰收,原因不出有二,一是因为农民分得了田地,为自己种地的热情更高,二是自己兴修了水利,小麦的灌溉更好。

“那么你们给小麦和马铃薯以什么亩产为标准来收税的呢?”张文秀问道。

“小麦以一亩产一石为标准,马铃薯以一亩产一千斤为标准。我们是这样想的,小麦因为产量较马铃薯远为低,基数小,所以征收标准高一点,这样我们就能多收一点小麦。而马铃薯因为产量太高,所以征收标准低一点,因为我们不需要太多太多的马铃薯了。不过,虽然丰收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马铃薯太多了,除了咱们飞虎军能大量收购,还有做工的流民能买一点外,其余的农民也卖不出去了。而现在外省的商人还不太清楚咱们的马铃薯丰收,没人来收购。”潘冶文提出了问题,那就是马铃薯的销路问题,谷贱伤农啊。

“咱们应该能收购不少吧,首先好几万飞虎军,还有数十万近百万的流民,这要消耗多少粮食啊,我看就要消耗掉一半。剩下的,也好办,全部卖到西番藏地去,去换年羊马匹和各种特产比如冬虫夏草回来。对了,高跻泰不是已经被赵平消灭了吗?咱们飞虎军自己的商队还有那些去年卖地给咱们的地主组成的商队出发去西番贸易了吗?”张文秀想到西藏、青海和康区的藏人、蒙古人牛羊遍地,马铃薯炖牛羊肉非常合适,比单纯吃牛羊肉要好得多。正好跟自己互补,可以用马铃薯换牛羊回来。

“帅主不可啊。康藏、青海的蒙古人和藏人都是满鞑的同盟,如果他们从我们这里得到太多的马铃薯,自己去种植或者转手给满鞑,这不就是资敌吗?”潘冶文自从做了抚南王府长史后,对天下大势非常关注,所以觉得张文秀卖马铃薯给藏人和蒙古人是个昏招。

“哈哈,潘先生过虑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去年在奉节县试种的时候,结果你也知道了,高山而且阳光充足的地方才能种植好马铃薯,两者缺一不可。而现今适合种植马铃薯的地方,除了咱们凉山附近的建昌府、马湖府,只有云南和贵州。其余地方,就算能种植马铃薯,质量不好不说,产量也低得可怜。所以卖马铃薯给康藏和青海,是不会有问题的。倒是咱们南边的云南和东边的贵州,现在可要严格控制马铃薯大量流入其境。不过就算流入其境也没有关系,没有政府的大力推广,对咱们也形成不了威胁。等到明年后年,云贵也逃脱不了咱们飞虎军的手掌心了。”张文秀很得意的说道。

“帅主睿智。不过要控制马铃薯不流入云贵,难度不小啊。贵州还好点,有乌蒙山阻挡,而且大凉山深处的独立罗倮还没有种植。不过到明年罗倮人种植上马铃薯后,后年就会有大量的马铃薯流入贵州境内。而云南跟盐井县和会川县紧密相连,估计下半年就有不少马铃薯传入其境。特别是现在有些商人开始收购马铃薯准备卖到各地去。”肖宏满说道。

“粮食现在不能自由买卖。立即发布告示,三年内老百姓的粮食只能卖给咱们官府,严禁私自卖给商人,触犯此例者,严惩不待。当然,老百姓有多少粮食卖,咱们都会买,决不食言,且不压价。然后咱们把收购上来的马铃薯原价卖给商人,让他们贩运到西番地去卖给藏人和蒙古人。禁止这些商人卖马铃薯到云南和贵州去。绝对不能让商人控制了粮食,否则咱们政府就危险了。咱们从老百姓那里买,然后原价转让给商人,虽然麻烦点,并且会有些费用,但绝对值得。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控制住商人,为我所用。这样,以后就是有外省商人来买马铃薯,也只能从官府来买,如果是贵州和云南的商人,咱们在今年和明年两年内坚决不卖。别省商人就是想转卖到云南也不容易,通往云南的路被咱们守着呢。”

张文秀差点忘了商人在某些时候会有副作用。如果他们大量贩运马铃薯到云南去,沙定州叛乱后可能会利用马铃薯去收买人心,说不定会就此让沙定州稳定云南呢,毕竟亩产的大量提高会让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准。如果沙定州在云南成功,对自己可是大大的不利啊,等于把一块粮食产地送给别人做嫁衣了。所以才想起暂时控制商人。

“是,等会我就回去写个告示,相信老百姓会支持的,毕竟咱们的信誉在这里,不过得成立一个专门的收购部门来收购粮食了。自高跻泰被平定后,咱们已经有第一批商人去带着茶叶等物去西番买牛马了。第二批正在准备,下个月也就是润六月就可以出发了。我看让他们多带些马铃薯去卖。”肖宏满这才回答上一个问题。

“好,这次多带马铃薯。到了西番后,教他们怎么用马铃薯炖牛羊肉,不愁他们不买。咱们这马铃薯在秋天还可以种植一季,多的是。还有,派出一些谍报人员混在商队里。有两个任务,一是收集西番的情报,二是吹捧木里活佛降央桑布,宣扬他佛法无边,扩大他的影响力。”

张文秀现在想起要扶持一个在康藏、青海地区能够在威望上匹敌达赖和的宗教头目。于是就想到了炒作,想当初,那黑三郎宋江不就是靠炒作才把自己的名声传出去的吗?在这方面,张文秀当然知道怎么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