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军休整了一个多月,各营消化新兵也已差不多了,而左良玉却出人意料的不攻江北麻黄等地,却开始乘船沿江西上。其实这也好理解,因为满州鞑子已经出关了,奉命勤王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已经回来了,马上就可以出兵英、霍、罗田一带,策应左良玉。
左良玉虽然大字不识,为人却很机警,知道崇祯皇帝是个急性子,对自己这样手握重兵的军阀比较纵容,可对孙传庭这种带兵的文臣却不会客气。从自己知道的信息来看,孙传庭马上就要出关了,现在李自成已经全力准备迎战了,顾不上自己了。自己虽然这两年被李自成打怕了,可自己并不怕张献忠这个手下败将啊,虽然这两个月献贼在武昌招了不少新兵,但新兵也要训练几个月才能有战斗力啊。自己现在已经看出来了,大明能不能保住还是个问题,武昌可是个好地方啊,九省通衢,商贸发达,也是一个军事要地,只要自己占领武昌,凭江固守,以观天下之变。
张献忠听说左良玉来了,连忙招集诸将,商议应付之策。结果认为如果死守武昌恐怕岳州的明军来攻,与左良玉南北夹击,那就危险了。所以决定,分城内之兵于城外,分守各山谷湖叉。大西军都动员起来,各驻州县要道,武昌只留谢凤洲与张其在率驻守。张献忠则带着四个儿子率领大军破咸宁,分三路屯白罗山、白石矶、嵩洲等山谷,就等左良玉来攻武昌城,各军就能把他给包了饺子。
谁知道左良玉这厮跟李自成交战是屡出昏招,可打张献忠时却智计百出,攻占了靳黄二州城,渡江占领大冶、武昌两县,并不直接进攻武昌府。而是让部下一军率领骑兵沿北岸西进,招抚北岸各州县;又令一部下率领骑兵沿南岸西进,沿途招抚华容、白浒一带军民;还派水军逆水而上,与南北两岸骑兵联络照应,搜索前进。如此步步推进,加上马士英的策应,左良玉倒也收复了不少失地,很多乡绅都杀大西官吏迎接左军。到了七月中,左良玉大军北岸进攻汉阳,南岸进攻武昌。
张献忠见左良玉拔掉了自己在武昌北部的层层防线,已知武昌不可守,遂率本部大军从咸宁下湖南,同时命令张其在由通山侵入江西,扰乱左良玉的后方。
张文秀跟着张献忠准备进攻岳州,赵平的第一大队早已回来了,好险,由于行军速度快,赶在左良玉和马士英进攻前回到武昌。至于周文江和汤志,现在还没什么消息,也管不了。
大明湖广高级官员都聚集在长沙,但真正的封疆大吏只有三人,湖广巡抚王聚奎、巡按刘熙祚、偏沅巡抚(主管整个湖南)李乾德。三人在崇祯十六年初,驻军于常德、岳州和长沙一带,本来是防备李自成的,没想到武昌被张献忠偷突袭得手,楚王被杀。要是两三年前,失陷省城和藩王,抚按等官员得押赴京城问斩,但现在大明千疮万孔,许多州县官员都赴任不去,陷藩丢省之事多如牛毛,皇帝已经追究不了了。虽然皇帝暂时没能力追究他们的失职之罪,但现在张献忠已然打到湖南来了,只好赶紧商量对策。王聚奎为人懦弱,刘熙祚也是忠心有余才干不足,只有李乾德略通军事,故湖湘战事实际靠李乾德主持。
刘熙祚最为忠心,认为王聚奎身为湖广最高长官,应该督师北上,迎剿张献忠。王聚奎有些胆怯,忙道:“长沙本有吉王,现在惠王也避难于此。我身为楚巡抚,有护藩之责,怎能离去。李巡抚精通兵略,我看还是请他去主持好了。”
李乾德不敢驳了王聚奎的面子,只好应道:“若说收复武昌,正是湖广巡抚的职责,乾德怎敢月代庖。不过防守岳州,正是在下这个偏沅巡抚的职责,义不容辞。下官愿率五万大军进驻岳州,阻止献贼南下。”
王聚奎猛的被李乾德拿武昌的事刺了一下,很是不爽,但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听得他愿意去岳州,大喜,马上准备饷粮,送他北上。李乾德到了岳州,马上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将张献忠的前锋军张四虎全部歼灭。
张献忠听得败讯,大怒。这个张四虎是自己的一个义子,很是勇猛,自己倒不是痛惜死了这个义子,毕竟张四虎并不象可望定国文秀能奇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并没有什么父子情义,不过是笼络他让其效死力罢了。自己是怒前锋没有攻下岳州,如果自己被阻在岳州城外,而左良玉追来,大西的形势可就大大的不妙。
于是,张献忠一发狠,亲自督战,十数万的大军漫山遍野的向岳州城外的战略要地城陵矶扑去。张文秀跟张献忠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今天总算见识了一下他的“王霸之气”。有了大西王的督战,就算是前军死光了,后军也不得不上,敢有回头看一眼者,立斩。
李乾德看到张献忠部战了半天,后军踏着前军的尸体一直往前,无一个后退的,知道守不住,趁天黑逃回了岳州。在岳州守了几天,外援不至,只好弃了岳州,留总兵孔希贵守湘阴,自己回长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