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后,宾客陆续离场。在萧老的提议下,有十来个老者留下来。
“小逸,这几位都是在各自领域的泰斗,你好好认识一下。”萧老逐个介绍,机械专家程一山、电子专家毛明、软件专家王志山、生物技术专家郑名求、经济学家邵其林、园林专家约翰.盖茨等等。
杨逸再次同大家握手,高兴说道:“各位专家教授,前辈,感谢你们能留下来。我的意思已经告诉萧老,…………中国欢迎你们回家!”
…………
“小逸,您说的成立高新技术实验室,想法很好,现在美国和大部分国家都在做类似工作,国内虽然也做了一些,但还是起步晚了,如果您真想搞出成果,有几点您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一是我们的后继人才不足,二是资金的耗费将是非常庞大,三是国内的环境,四是人们的思想,当然这跟第三点是相对应的,其他的也有,但这几点您必须要考虑好了。”
“萧老,各位前辈,萧老刚才提出的几点,切合了中国的实际,也是我们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的人才不足,可以培养,比如送出去请进来,这方面我们做了好几十年,效果也不错,也可以向美国学习,提供优厚待遇聘请;在资金上,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即使国家再穷,都会不打折扣的供应,更何况我们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足的;至于环境和思想问题,随着市场机制的健全,经济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产业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着提高,政府再加大整治力度,贪污腐败制假造假现象会得到控制,催生高技术产业的土壤也会出现,…………”
被激发出热情的一帮老专家最终答应回国组建实验室,因为大家基本上都退休了,与各自单位也没有劳动合约,也没有敏感的保密协定,回国不是很困难。在事情定下来后,杨逸叫来薛浩同大家见面。薛浩在哈佛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华裔专家都认识并欣赏他,也乐意由他来领头。
又在美国持续了两天,才结束这次的美国之行。期间,杨逸曾在下榻的酒店秘密会见了罗斯柴尔德的当家人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他是在大卫和大卫的爷爷梅耶的陪同下秘密前来的。老朋友相见格外高兴,尤其梅耶见到老朋友的孙子作了中国的元首,更是激动。阿姆斯洛当面承诺一定支持中国的发展,也希望家族的产业能在中国得到更大的发展,于是双方签订了秘密协定。罗斯柴尔德在中国甚至亚洲的产业正式交给大卫打理,其中中国占有的部分股份也签订了相关合同。
在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隆重送别仪式中,杨逸踏上专机,飞回北京。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杨逸就召集常委开会,汇报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环球访问,介绍了访问中取得的成绩和感想。于是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反腐上,杨逸决心好好治理一下,决定由副总理陈宇同挂帅,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散会后,杨逸刚回到办公室,陈宇同后脚就跟进来,一进来就诉苦:“小逸啊,您这样不是把我往火山上推吗?我在会上没敢驳您的面子,只能硬着头皮承担下来,但我是刚上来的外来干部,怎么开展工作啊?”
“呵呵,陈大哥,你可是当着大家的面答应了的啊,不会想耍赖吧?”杨逸知道他是想来讨尚方宝剑,故意夸大其词,也当成什么也不知道,随着他的意思玩起太极。
陈宇同终于意识到面前的人不只是年轻,还有令人恐怖的才智,只好投降道:“好了,我服了,可您也不能交给我就不管啊?”
“我什么时候说了不管?你不还没开始吗?等以后遇到困难再说吧,你呢,应该是先召集相关部门的同志开会,做一下部署,而不是来这儿诉苦,该头疼的应该是那些腐败分子,怎么轮到你了?”杨逸一本正经的说话,气势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让陈宇同心神一紧,突然发现坐在前面的是首长,而不仅仅是当年的小兄弟。
“好的,我马上去部署。”陈宇同也严肃答道,不敢再有一丝轻率之心。
杨逸的表情变得十分沉重,说:“陈大哥,这事你要多费心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攻坚战,几十年下来,腐败已成了国家的肿瘤,随时都会变成癌症,已到了不反不行的地步。这一仗,就有你来打,我绝对全力支持你,争取打好,打得漂亮,如果打得不好,我们难以向全国人民交代,甚至还会引起民愤。”
“主席啊,这里面牵扯太多太广,一旦失控,会出大事啊,我认为,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一味的抓或关,难以治本,应该慢慢来。我是这样想的,先加大反腐宣传力度,再让全社会进行一场大讨论,要让所有人意识都到我们是动真格的,那样行动起来就会减少不少阻力。”
杨逸闭上眼静静思考起来,他心里明白,光是为反腐而反腐,效果不会明显。但世上根本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也分析过西方的三权分立制,但在目前的土壤上难以行得通,中国在发展中也不适合权利的分散。
“这样吧,你先按照你的思路做起来,吸取前人的经验,最好不要雷声大雨点小,我们这一届新政府就从它开始。”
“你有一个多月没回家了,还不回去看看?”
“等周末吧,这几天还走不开啊。”
“小逸,我以大哥的身份劝你两句,做领导的切忌事无巨细,有的事不需要你亲自过问的,就让其他人去做。可能你是出于事业心,想凡是俱美,有时会得不偿失。我跟你举个例子,我在刚走上仕途时做事无不面面俱到,只要自己能做的,都会亲自动手,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我当上上海市的一个区委书记。有一天,我偶然到食堂用餐,突然发现食堂师傅没有穿工作服,就把他叫过来问,哪知什么上岗证都没有,我当时就大发雷霆,责令后勤部门限期整改,并立即召开全区的卫生工作会议,那时在我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谁知第三天,上级领导就找我谈话,说我一个堂堂书记不去管大事,竟然管到一个做饭师傅身上去了。我当时莫名其妙,后来才听人说,那个师傅下岗后由于没有们路妻子常年生病家里又穷,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好到食堂打杂,一年多来也学到了一手好手艺,偶尔也帮着炒几个菜,收入也渐渐高了,他生病的妻子也才同意看医生吃药。哪知那天刚好厨师有事请假,就请他帮一下忙,又恰好被我看见。第二天,那个师傅就被食堂辞退,当晚他的妻子就自杀死了。当时我那个后悔呀,恨不得狠狠甩自己几个耳光。隔了两天我带着礼物去看他,屋子关得好好的,打听后才知道,他把妻子的后事简单处理后,也出去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到现在我的心里都感到憋憋的。”
“小逸啊,我们做领导的千万不要瞎指挥,有时我们无意的一句话,都能决定他人的前途甚至生死,不得不谨慎啊。”
杨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