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长篇悬念小说 小圈子-小圈子 第十五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圈子 第十五章(1 / 2)

晚上待在家里,李楠就会给自己煮一杯咖啡,于是书房里咖啡味浓郁可人。他会打开电脑,一面抿咖啡,一面看前面写就的稿子。他的写稿习惯是,先改完前一次写的,才开始写这一次的。现在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容易沉湎于文字,仿佛品酒品咖啡一样,常细心品味不同的词语和句型。有时候觉得某个词语不够贴切,直觉中应该有另一个替代它,于是慢慢翻词典找,甚至到网上去找。倘若被找到,就欣喜快乐,赞赏并感谢自己的直觉力。如果没有找到,就会沮丧,不但怀疑自己的直觉出问题了,而且认为商务印书馆的词典编得不够好。

每一回临时性辞职,李楠都挑一件特殊事情给自己做,以便把自己的思维,迅速从纷繁杂乱的证券信息中解脱出来。上一次是一个人去青藏高原,爬到绒麦俄扎雪山的雪线上面,搭帐篷住了三五宿。再上一次是,把自己打扮成民工样子,随几个四川人经新疆塔什库尔干到巴基斯坦修公路,在那里干了三五个月的体力活。

这一次,他着手写一本书,因为没想出更好的书名,就把它暂定为《中国的北回归线》。他明白这个书名不好,跟美国小说家亨利米勒有瓜葛,有模仿、抄袭之嫌。而李楠并不喜欢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更不喜欢文学评论家对这本书的自说自话。

“……在这个因内省而濒于瘫痪,因享用思想盛宴而便秘的世界上,本书对客观实在的野蛮性揭露,像一股予人以勃勃生机的热血汹涌而来,而且暴力的和淫秽的东西,完全被保留下来,并伴随着创造性行为而显示神秘与痛苦。”

对这番话,李楠嗤之以鼻。

然而,不知为啥,他打算给自己的书稿起书名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米勒的《北回归线》,而且再也想不出另一本启发他起书名的书。跟米勒一样,李楠写自己的生活包括性生活,写自己的小圈子包括这圈子里的男女性事。而不同之处是,李楠写出来只给自己看,不打算出书,所以他比米勒写得更自由、更细腻、更符合客观实在。

李楠没打算什么时间写完,甚至没打算写完它,所以写稿速度不是很快,写了半个多月了,才写到第三章。在这一章中,李楠跟梁筱薇不期而遇。这两个中学同学刚离开那家婚宴酒店,信步走上霓虹灯变幻不定的街头。记得马路对面有音乐声音,唱的是流行歌曲《同桌的你》。

现在得回忆并回味当时的情形,比如这两个人的说话,重要的是他们说话的语气与音调的变化,而不是说了些啥。李楠告诫自己,你必须写生活中个人化的东西,即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不是随心所欲的,不是精神病院里的。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件事,或是深埋于内心的一件事,往往到后来就起决定性作用,不但这事情朝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而且当事人的情绪和感情,突然浓烈起来,冲突不可避免。

没错,李楠是警告陈于珊别犯傻,劝她放弃对这个圈子的新闻调查,因为在李楠看来,这女孩就像一头只会胡蹦乱跳的小鹿,不知道哪儿有陷阱,哪儿有围网,这样容易出事。有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其实并非出于必然,这跟当事人的境遇、性格、情绪有关。有时候凶手下毒手,不是非下毒手不可。李楠认为自己懂这些道理,知道如何趋利避害,何况他写这个圈子,并非以此追求功名利禄,甚至写不写都无所谓,所以这对他没危险,不受威胁。

现在李楠已经改完昨天写的,开始写今天的。

好像门外有人拿钥匙开门,听得见钥匙串儿发出的金属声音。

肯定是范雅婷带着儿子回来了。

奇怪的是,她前天打过一个电话回来,叫儿子在电话里跟他说一会儿话,那是在爱丁堡打来的,没说什么时间回国,可此刻,她正在门外拿钥匙捅门。

可能是小偷入室行窃?李楠一面想,一面蹑足走到玄关台前。他手里拿一只空酒瓶,若有陌生面孔露脸,就用力砸过去。

门开了,不是陌生面孔,李楠接过范雅婷递来的灰色hitchhock包包,然后开鞋柜给她拿拖鞋。

“你拿空酒瓶干啥?”范雅婷问。

“以为你是小偷呢。”李楠说。

见范雅婷回手把门关上,李楠觉得不对劲。他问儿子呢,她说儿子没回来。又问你吃饭了没有,她说吃过了。范雅婷径自走进卧室,脱了外衣挂衣架上。然后看看阳台,看看小孩房间,看看厨房间,看看卫生间,没发现别的女人来住过的痕迹。

“你在干什么呢?”她走到书房门口,看见里面的电脑屏幕上有许多黑字块。

“写一个东西。”李楠说。

“好好写。”

范雅婷回到客厅里,坐到沙发上。

李楠问她喝什么,她说轩尼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