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1 / 2)

乔执耸肩摊手,“可能是这几天盯数据太累了。还说怕耽误今天一早的事,楞是在实验室里熬了一个通宵,把所有数据都整理完了,夜里没有暖气,估计冻得够呛。这不,吃了退烧药刚躺下。”

霍知非将水瓶朝他手里一塞,转身就朝楼上跑,乔执喊她都来不及。临着放假,门禁也松了许多,她并未受到任何阻拦便进了男生寝室。

到底是年轻身体底子好,吃了药发了汗,段立言醒时已觉轻松许多。他拿开额头上的湿毛巾,睁开眼正对上两道湿漉漉的目光,不由得纳闷,“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没有……”霍知非突然侧过头,不想让他看到的眼泪反倒在微弱的光影里闪了闪,下一秒即被她用手抹去,“你睡了这么久,我……”

段立言坐起身,穿好外套,见她仍是闷闷地背着身坐在床沿,虽然体力尚虚也忍不住戏谑:“哟,这么多金豆子,值不少钱呢,掉了真是可惜!哎哎——”他伸手拨过她的脸,拭去脸上的泪,“好了好了,先告诉我出了什么事。再这么哭下去,我还以为自己快死了。”

他尽量使自己的语气轻快缓和,却不料此刻的口无遮拦促得霍知非毫无征兆地回过身,一头扑进他怀里,抱着他哭得愈加厉害。

段立言僵在原地,好一会儿才抬手包住她的后脑,一面轻抚,一面示意还站在房间里的乔执。待乔执退出去拉上门,他才轻声道:“来,讲给我听。”

“我不该让你为我熬了一夜……因为我,你才病倒的……”霍知非攥住他的衣服,拼命摇头。她在他床边坐了几个小时,能做的事不过那么几件,度日如年地熬到这会儿,心里还是阵阵后怕,“你头上烫得厉害,又睡了好久都不醒,吓死我了……”

她哽咽得语声支离。段立言从未见过她如此伤心,心底蓦地一软,紧了紧手臂抱住她,柔声道:“笨蛋。伤风感冒又死不了人。”

他说得轻松,她却越发自责,“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总给你惹麻烦……”

段立言拍拍她,言辞间甚是无奈,“那你还哭,该哭的那个是我才对。”

霍知非破涕为笑,从他怀里退出来,擦掉眼泪,问:“那你说,我能帮你干点什么?”

“首先,这事别让我妈知道。”段立言不怕别的,就怕邵佳音这个大医生小题大做,自己落到她手上,难免又是一番折腾。

霍知非点点头,“我保证不告诉佳音舅妈。还有呢?”

他思忖良久,坐直身体,“倒是有件正经事——”

她忙拿了个枕头垫在他身后,听他交待:“——开了年是奶奶的七十大寿,给她找一套唐宋八大家的肖像画本。我已经和文庙几家旧书行的老板打过招呼了,你去跑一趟。”

饶是许以重金,霍知非还是跑了四五趟才拿齐了整套画本,收淘古书之难可见一斑,天知道段立言之前费了多大的工夫。所喜的是,时雪晴对这件生日礼物惊叹不已,赞不绝口。

霍知非站在一旁,悄悄跟段立言咬耳朵:“幸好外婆爱看的不是《水浒传》。”否则怕是她跑断腿,也凑不来一百零八张古画。

段立言的用心之深和别出心裁惠及众人,直接受益者要数四月初生日的段律齐。按照本城整生日“做虚不做实”的习俗,段律齐二十虚岁恰好赶上了这个当口。时雪晴全权委托段怀雍替他操办,而段怀雍这个厚道人自然对寿星有求必应。

段律齐将脑中奇奇怪怪的点子一一付诸实践,最后通知霍知非当他的舞伴。

段知熙大为不屑,“挑来拣去,闹了半天还是祸害自家人。你不是说,身后的女孩子能从苏州河排到黄浦江么?我怎么一个都没瞧见?”

“小孩子懂什么!”段律齐白了妹妹一眼,“就是太多才挑不过来,选张三不选李四,得罪了哪个都不好嘛!”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段知熙鄙夷地看看他,拉着霍知非的手,“知非姐,别理他。”

霍知非失笑,“阿齐,不是我不肯帮这个忙。老实告诉你吧,我根本不会。”

“不能吧,霍知非同学!”这下轮到段律齐诧异了,“学校里那么多扫舞盲的活动,你都没有参加过?”

“哎!我笨。丢不起那个人。”霍知非的头在众人各色各样的目光里越埋越低,差点要说自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什么话!我的姐姐能笨到哪儿去!”段律齐拍拍胸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你放心,包在我身上!”

夕拾(1)

临近生日会的前两天,段律齐终于放弃了“名师出高徒”的宏愿。霍知非糟糕的协调性已突破了他所能承受的底线。与其为了这个不堪造就的徒弟搭上他一世英名,还不如让他去遭受段知熙的冷嘲热讽。

他在最后一刻机敏地转了风向,毫不费力地将妹妹大大夸赞了一通。

“好吧好吧,就当我做善事了。”段知熙宽容地拍拍他的肩,“先说好啊,再踩坏我的鞋我可不饶你。”

段律齐涎着脸笑,“坏了我赔你十双。”

于是,宴会当天,霍知非穿着段至谊早些年的一款小礼服,略施粉黛,越加显得娇俏清丽,却只好心甘情愿地为大寿星充当义工。

段律齐定了一个“黑灯瞎火蒙面舞”的环节。其实根本词不达意,只不过是男女生按发到的号码凑出临时舞伴的老套路而已。

段立言看到手里的号牌,上头标注一个大大的“2”,为了以示同“5”的区别,底下还划了一道横杠。他即刻皱了皱眉,顺手抓住路过的陆归鸿,“换一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