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琳和凡笛看了这篇文章,都久久没有说话。凡笛是想到了初恋男友;阿琳是在想,如果自己二十多岁时能够遇到文中这样好的女孩儿,会不会很珍惜,并早已进入婚姻了呢?自己单身这麽久,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情窦初开时没有遇到这样好的女孩子,经历的感情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还是归结为一句话,没有缘分吧。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特别是青春期,都有这样那样的痛苦与忧伤经历,这是成长与成熟的必要代价。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阿琳乐观的想,自己还是幸运的,遇到了凡笛这样心心相印的女孩子。
阿琳见凡笛也没说话,脸色蓦然,看来是想起了痛苦的往事,因此想逗她开心一下,就故作轻松的说,我看过一篇文章,写的很幽默,给你看看:
《当代中国“光棍”之怪现状》
据说,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也据说,20年后,想娶老婆的成年男光棍将成为社会焦点。这是人们的担忧,不是某的担忧。统计资料所说的男多女少情况对婚姻的影响,与人们经济状况对婚姻的影响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不论城乡,没钱你就讨不上老婆。当然,骗子除外。
不止是女人见钱眼开,男人也一样,大龄剩女那么多,跟男人的实惠主义有关。
城里女光棍多,农村相反
就当下婚恋现状看,城市中迫切想找个人合法睡觉的,女光棍比男光棍多。农村可能男光棍的比例大点,但也只和男光棍的经济挂钩,假如该农民兄弟能及早致富,别说找老婆,找啥都没问题。某坚信,贫穷是造成农村男光棍比较多的主要原因。城里女光棍多,原因比较复杂,一个“钱”字难以完全概括。
如今城里光棍之所以越来越多,不仅和强调物质条件有关,也和我们社会婚姻观念的巨大变化有关。这个时代的光棍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光棍了。从婚姻状态看,是光棍,但找个性伴同居,同样解决了孤独感和性需求。
现代光棍的便宜事
遥想当年,男人和女人不结婚就没办法睡觉,因为一旦婚前睡了,轻者让人指手画脚,重者被单位处分。挨了罚,闲言碎语没完没了,一辈子都洗脱不了恶名,可谓代价惨重。那年头,谁敢哪?而现在,俩未婚的同居,这种事已不算什么新闻了。
现如今,未婚同居已不是新闻
既然这么轻易就能解决性饥渴,有些光棍即便有的是钱,他也不结婚。结婚多乏味啊,总被监督控制,束缚哪。而且,他在婚外睡完就能提裤子走人,不用考虑柴米油盐,不用应付对方的亲朋,不用为睡前睡后的诸多事项操心,此等便宜,谁还不乐意当光棍?
光棍,男女有别
女光棍往往不信爱情也不信男人,男光棍大多只不信婚姻、对爱情则笃信不疑。有的女光棍不结婚是找不到爱人,有的男光棍不结婚纯粹是爱人太多了。女光棍的行情乃年轻时紧俏抢手,伊们左挑右拣看哪个男人都像垃圾股,等人老珠黄行情疲软了,再看谁家男人都以为漏网的蓝筹股。男光棍正好相反,他们年轻时热切盼望把女友变成老婆,岁数越大越牛市,爷历尽千帆再手执经济厚盾,极易鼓惑勾引女人。女光棍碰上合适的男人会在第一时间结束单身打算,男光棍碰上可心的女人会在最后时刻还迟疑要不要结婚。女光棍一般碰不到上面所说的男光棍,男光棍假如结婚,找的也是女光棍的妹妹或侄女。
终结光棍,需要勇气
城市里的光棍多,除了光棍们有办法解决性欲,以及人们择偶观越来越市侩、男女光棍的婚恋思维偏离,某还以为这么多光棍也是社会造就的。
当下贫富差距悬殊,太多的人有朝不保夕的顾虑,谁还敢轻易结婚?尤其是人口流动很自由,户籍管理却僵化死板,飘泊在他乡的打工族,到岁数不结婚不好,结婚后又要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即便你不在乎自己有没有户口,你的娃总要上学吧,没当地户口的黑娃读书要多花多少钱啊!
想想现实,光棍很好
想想这些,你还有勇气结婚吗?干脆打光棍好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一个人睡着全家不醒,一份工资,好使得很!
不累就好。等混到张朝阳那境界,再考虑结婚也不迟。
凡笛看完,给逗笑了。心想自己是想结婚的大龄女光棍儿,遇到了阿琳这个不想结婚的男光棍儿,总算略施小计把他给套进了婚姻,说明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嘿嘿。
阿琳见凡笛笑了,自己也感到很高兴。结婚后,两人话题也没有什麽禁忌,只要对双方有益就好。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凡笛兴致很好。每次经期前后几天,凡笛都很想要。凡笛曾在网上搜索过原因,说是这段时间雌性激素分泌变少、雄性激素增多,就和女人过了三十岁后一样道理。凡笛心想,这应该也是男性年轻时雄性激素分泌太旺盛性欲高昂的主要原因吧,没想到女性也会分泌雄性激素,真有意思。
阿琳见凡笛又想和自己睡在一起,觉得她现在有时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虽然自己有时有点累不太想,但考虑到丈夫的义务,以及防止出现凡笛红杏出墙的可能性,还是尽量配合她。
今晚的凡笛和往常不太一样。以前她都是被动角色,但今晚凡笛破天荒的主动了,让阿琳大吃一惊。但看到凡笛穿着蕾丝内衣羞涩的表情,阿琳反而感到了很强烈的刺激。你不是想主动吗?我比你还主动。结果两人晚上都很尽兴、很满足,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凡笛想,适当的看看有关性知识教育文章还是有好处的,可以让夫妻生活变得新鲜些,防止过早进入性疲倦期。阿琳心想,你要是在刚开始合租时就这麽主动该多好,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