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妖-十七。中原古缚法:五花大绑(下)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缚妖> 十七。中原古缚法:五花大绑(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七。中原古缚法:五花大绑(下)(1 / 2)

缚绳本身就脱胎于古时候捆缚犯人的绑入技,这可不是什么牢头皂隶逮着一个出来就会使的,那时候也有专门的人才,被称为“绳伊师”。

有一些极度凶险的邢囚,上木枷铁索未必见得安全,只要给他们关节发力点,还是可能在运送途中发生意外,而且要随身携带非常不方便。因此在古代相应的绑入技也应运而生,不单单扶桑,几乎亚洲的各个国家都有类似的绳缚技巧。

譬如我天朝的五花大绑,就是其中最常用,也最实用的一种。

作为顶级专业人员的我,自然对此颇有一番研究。五花大绑又叫“穿小麻衫”,有押解式,行刑式等多种变体,至于为什么叫五花,说法很多,不一而足。有人认为是指捆缚者先把绳索做出五个套(花),分别套住被缚者的脖颈和双臂,然后收紧绳子进行捆绑;有另一种说法是指从前面看被缚者有五处有绳索勒缚(喉一处、左右臂各两处);还有人指出,所谓五花是指背后的捆绑绳子呈¥状:¥状就是分出来的5个绳端,最上面两个绳端是搭在两肩绕到前胸交叉捆绑或顺腋回绑。中间两个绳端是捆绑手上臂,最下面的则是吊住被缚人的手腕。

另一种理解别出心裁:这个五花的“花”字,就是“绳结”的意思,意即五种花样的绳扣。首先,往脖子后面搭的时候就有一个穿绳用的双环“扣”,随胳臂绕到手腕时,在两个手腕处各有一个单环“扣”,这就有三个“花样”的扣了(左右手腕的扣实际相同)。然后在反剪的双手手腕处,用合起来的绳子缠绕几圈再打一个绳扣。(这个绳扣是关键的,打不好就会被挣脱),这个扣常常像回型针一样也打个“环扣”,因为绳子最后还要穿过脖子后面的绳扣的向上拉紧,所以这里打个环扣也很保险。这已经第四个“花”了。最后,将绳头穿过脖子后面绳子上预留的穿绳扣,自己的一只手往下拉绳子,另一只手往上推被绑者绑在后面的双手,拉紧后在穿绳扣处打上结就完成“五花大绑”。

不管它为什么叫五花,这种捆缚方式牢牢地制约住了邢囚上肢力量的发起点,使之既不能强行挣断绳索,也无法用柔术从缚绳中脱身。想当年飞将吕布可就是被这种缚法给死死捆在白门楼之下的!

当然了,眼前的这个金发碧眼妞儿不是吕奉先,小僧我也不是曹孟德,对其怜香惜玉是不太可能的,但趁机动手动脚揩揩油是少不了的。谁叫你只穿了这么一层布,就在我天朝百姓的眼皮底下晃荡呢!

我给她套上的这一套五花式是经过我改良的,把原先搭在颈后的绳索先在胸口前交叉再穿过两腋下缠绕上臂,这样避免了缚绳勒紧喉部造成的不必要麻烦,顺便两条美腿我也没少照顾,都将大小腿通过绳圈套在了一起。

“这回完事了,教授,你可以休息一下啦。”

大约只用了十分钟左右,我便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这个集我朝简洁,干脆,稳,准,狠奥义为一体的缚法。抬头看了看早乙女皋月,见她正望着我似笑非笑,回头再看看仪然和傅婉云两女,一个人那双淡若浮云般的眉下大眼睛正在骨碌碌打转,见怪不怪,而另一个则不知道是因为看了我捆人,抑或看见我满背纵横交错的伤痕,两只眼睛都直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