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止,警方尚无法断定,凶犯究竟是从楼顶平台沿着那绳索下到八楼而进入死者公寓的呢?还是预先在楼顶平台拴好绳索,而在夜间从楼下攀援而上进入死者公寓的呢?因此,警方对楼内所有住户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重点集中在名字与那血字有关者。
调查结果表明,在柏树湾花园二号楼的其余17户住户中,名字与那血字有关者仅有一人,那就是二号楼403室的余小菊。可是,余小菊仅仅8岁,去年刚进小学,怎么可能作案呢?
尽管本楼其他住户自己作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也不能排除他们中的某个人勾结外面的某个同伙作案的可能性。只要本楼的某个住户夜间在楼顶平台上悄悄地拴好绳索,外面的同伙就能够沿着那绳索攀援而上了。但是,死者又是如何认识那凶手的呢?
死者家里的保姆当然也被列在调查名单之内。对南郊医院的调查表明,保姆江葑于7月2日傍晚确实因交通事故导致左小腿胫骨骨折,有x光片子为证,而且当时为她接骨的医生也可为此作证。在江葑自己的要求之下,她于7月9号出院。据骨科医生说,由于骨头尚未长好,石膏也未撤除,因此,她在7月14号不可能下地行走,必须坐在轮椅上,就更不能上楼梯了。既然如此,她本人几乎没有作案的可能。
但是,对二号楼案发前后监控录像的检查表明,在7月13号晚上8时50分,小葑曾乘坐轮椅出去过,9点25分返回。7月14号早晨6点20分,她又乘着轮椅出门,6点45分返回。她在案发前后两次出入二号楼究竟是为什么呢?她会不会出去联系什么同党呢?
由于在监控录像中清晰地看出,她坐在轮椅上进出楼时,因为要通过楼前的一个斜坡,所以每次都有一个保安在后面帮她推那轮椅。于是,警方找到了那名保安,他叫张全福,今年28岁,已经在这儿当了四年保安,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憨厚的汉子。据张全福回忆,7月13号晚上8时50分,小葑的确曾乘坐轮椅出去过,他当时还问她出去干什么,她回答说是因为第二天小云要和芮文清去游乐场,所以必须预先为她们买一些点心和饮料之类的东西。至于7月14号早晨6点20分,她再次乘着轮椅出门,是去买早点,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她几乎每天早晨都出去买早点。
既然小葑因为骨折而没有作案的可能,那么,她会不会在外面有什么同伙呢?警方对小葑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因为小葑是从安徽南部来此打工的,在本市并没有什么亲友。而据本楼的邻居及保安说,小葑是一个非常纯朴而本分的姑娘,平时除了买东西,几乎不出门,也没有什么人来找过她。况且,倘若是小葑与什么外贼内外勾结,她又是如何走上楼顶去拴上那绳索呢?因为乘坐电梯只能到达12层,而从12层上到楼顶必须通过一个比较陡峭的铁制楼梯,她乘坐轮椅又如何才能够上去呢?
况且,小葑的名字与死者临死时写的血字似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