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探案-(15)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2 / 2)

由于我是攻读心理学的,平时读过不少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关于酒醉后的心理,我亦曾有所关注。近两天,我特别查阅了一些有关酒醉心理的文献,颇有所得。特别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索朗尔德的专著《酒醉心理研究》,他在该书中对于酒醉后的心理状态及相关行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索朗尔德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众所周知,人的具体行动是由人的小脑所支配的,而小脑则时刻处于大脑的监控之下。在饮酒之后,大脑的活动就变得迟缓、呆滞、甚至于混乱,从而大大放松了对小脑的监控。因此,酒醉者的行动就变得失去了逻辑与理性,变得更加活跃与凌乱。那么,在这种状态下,酒醉者会干些什么呢?倘若他平时具有某种极其强烈的心理倾向,而在大脑的理性监控之下他又不得不禁止自己实施这种心理倾向,那么在酒醉的情况之下,他便有了实施的机会,他便可以不顾一切地实施该倾向。比如说,如果他平时一直仇恨某人,恨不能杀了他,仅仅是由于忌惮法律的制裁而未敢下手,但在酒醉之后,理性已经不再能完全控制他的小脑,他便有了下手的机会。再比如,倘若他长期以来一直在暗恋着某个女性,极希望以武力占有她,但一直不敢贸然下手,可是在酒醉之后,他摆脱了理性的控制,倘若条件允许,他就可能对该女性实施强奸。

既然警方初步认为家父可能是由于酒后失德而实施了拦路抢劫,那么,按照索朗尔德的理论,家父势必是长期以来一直有强烈的抢劫心理倾向,而这是与家父的一贯品性相违背的,村里的每个老乡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更何况,家父的酒量不大,平时最多只能喝二两白酒,再多就醉了。而按照法医在尸检时所检测的结果,他在作案前已经喝下了至少半斤高度白酒。在那样的情况下,他理应是处于酩酊大醉的状态了!试问,在如此状态,即使是走路恐怕也需要别人搀扶,如何还能够实施拦路抢劫呢?”

丁传志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密切地凝视着张教授的眼睛,他发现,张教授原先那紧皱着的眉头渐渐地松弛了下来。

临别时,张教授紧紧地握住丁传志的手,以坚定的口吻说道:

“至少,你已经说服了我,我可以建议子明老师参与令尊案件的调查!”

丁传志那根紧绷着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

张寂然望着丁传志那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道:

“这个年轻人思维敏捷、逻辑分明,极善于进行心理分析,倘若今后能够从事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说不定会有所成就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