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禁书-第一节 大发利市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无名禁书> 第一节 大发利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节 大发利市(1 / 2)

照全信”皇帝出关以后,迎接他的第一份“大礼”就是:“血剑翻天”用“鬼剑滴血骷髅”在皇宫大门两侧刻下“滴血骷髅,鬼帝万寿”八个大字。与此事相比,“亲民监”的事情反而不是那么严重,但也足以为他的愤怒火上浇油,得知“九转还阳”的发动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向宽厚仁慈的“照全信”皇帝龙颜大怒,当即下旨严惩负责守卫京城的领兵将领,光是官职较高的将领的脑袋就砍了二、三十个。由于“九转还阳”的顺利进行,所以原本负责守卫京城的带兵将领都已被撤免或调离,反而躲过一劫。而此次被杀被抓被治罪的将领都是刚刚换上来没多久的,也就是说:这些新换上来却正赶上倒霉的将领都是朝中各个派系捧出来的“自己人”。因此,这些人一完蛋,反令朝中和军中的正直之士松了一口气。

满朝文武从来也没见过“照全信”皇帝如此大发雷霆,一个个都噤若寒蝉,但是又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出了这么大的事,皇上不生气杀人才怪。而且,某些大臣出于考虑自身安全的原因,更觉得皇上绝对有必要严惩失职者。那些被砍头的将领有的才刚上任几天,但就连他们自己都不觉得冤——连“亲民监”中提拔自己的官员都在自己防区守卫下被“满门抄斩”,自己不死才怪!

算计着皇上要出关了,因“九转还阳”而避离京城或暂不回来的各方高手也都往回赶,但也都不会在皇上出关前回来,所以不仅刚好躲过了罪责,有的还正赶上表示勤奋忠诚的机会。

“六扇门”的人都是奉旨或得令离开的,出事时不在京城肯定是名正言顺,连以相助“剑暴狂天”和“风花雪月”为名离京的“搜尸鬼判”都跟随“六扇门”的本队人马一起回京。回来之后,跟“六扇门”总部的留守人员了解清楚情况,“忠义神捕”二话没说,先凭着“御赐金牌”的权力带人把“亲民监”唯一幸存的那个贪官及其家眷抓了起来,并查封了府上的所有财产,然后立即上报皇上。

其实,许多人都心里有数:“血剑翻天”一向专拣有钱的贪官污吏下手,既得实惠,又有天大的道理。这次对“亲民监”的官员下手,虽然可能其中也有别的因素,也杀了一些还没开始敛钱的官员,但不可能放过有钱的官员。三位老臣家贫如洗,“世家官油子”稍微宽裕一点,但也并不富裕,而且这四位从哪方面都不会和那些被杀的官员同流合污。但是,“血剑翻天”绝对不会放过那个富得流油的大贪官。因此,在这种非常时期,先把他抓起来再说。就算他不是内奸,也是个贪官,抓他准没错。而且,在某些时候,就算他真的“不是”,也“是”了。当时京城里看透这一点的人很多,但只恨自己没有权力这么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回来得正是时候的“忠义神捕”等人立下此功,唯有徒呼奈何。

皇上得到奏报后果然龙颜大悦:“忠义神捕”等人刚回来就查出线索,发现幸存者中有这么一个家中有巨额来历不明财富的可疑官员,果然是国之栋梁,难得的人才!皇上立刻传旨嘉奖“忠义神捕”等“六扇门”中人,并着刑部官员审理此案。

“剑暴狂天”和“风花雪月”这两口子带着二十多个徒弟不仅把皇上交待的差事办好了,他们还比“六扇门”的人早一天赶回京城。在时间差上,他们返回途中刚一接近京城,“血剑翻天”就众所周知的离开了。从表面上看来,非常像是“血剑翻天”因为不愿意与他们冲突而逃走。而这一切的发生正赶上皇上刚刚出关,所以也知道了这件事。“剑暴狂天”和“风花雪月”刚一回京,立刻指挥弟子和家族中的人员重新布好京城附近的天罗地网,确保京城的安全万无一失,这才心中有数的上金殿面君复命。皇上一看他们夫妻办事如此谨慎可靠,本身又极具威慑力,自然是褒奖勉励一番,对他们更加器重。

至于负责守卫京城的将领人选,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以前关于这方面的事情,“照全信”皇帝根本就不过问,只要大臣拟好名单呈上来,他大致看一眼便准奏过关。可这次情况不同了,他要亲自点将!此时在任上的将领因被治罪全都完了,而前任被撤换的将领因为有“九转还阳”事件的关系,虽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但皇上也不打算再起用他们,许多大臣乘机推荐自己派系的人也都被皇上否决。最终,这位“照全信”皇帝此次没听信任何人的推荐,而是令朝中所有大臣都难以置信的把最近在边关声名鹊起的一批年轻将领调入京城。

“照全信”皇帝此举出乎所有文官武将的意料之外,这些武功高强、有胆有识的年轻将领也确实没有令他失望,而且这些年轻人也确实不属于朝中任何派系,这令“照全信”皇帝更加满意。但是,有一件事此时连“照全信”皇帝都不知道,那就是:这些年轻将领全都是“血影棍神”的亲传弟子。

这几天,刑部大牢里生意兴隆。

自从“亲民监”的血案发生以后,京城中“六扇门”的留守人员还是要做一些事情的,五名幸存者面对询问都不敢有半点隐瞒,把知道的事情全都和盘托出,自然也就照实说出了血案发生前一天的所有事情,当然也包括午饭时的争论。这一说,就先给“忠孝神捕”安上了一个巨大的嫌疑,说的这些话也很快传了出去。

这件事可把“六扇门”的老少英雄气坏了!

“忠孝神捕”的最初身份是“六扇门”殉职者的遗孤。后又受先帝赐封为“忠孝神捕”,多年来风餐露宿、爬冰卧雪的缉贼捕盗、屡破奇案,是“六扇门”全体的骄傲。在官官相护、官匪勾结和官商勾结最严重、最猖狂的时期,“六扇门”中正直的执法者面对罪大恶极者却苦于无法将其绳之以法,是“忠孝神捕”和“忠义神捕”凭两块御赐金牌支撑大局,方能秉公执法,既镇压违法犯罪者的嚣张气焰,又维护了执法者的尊严。

如今这件事一出,虽然没人敢动“忠孝神捕”,但外面的传言可就难听了。她倒也干脆:直接向“六扇门”总捕头等人申请脱手一切案件,每天也就在“六扇门”总部里做些整理整理文件档案的闲散工作,不再管任何事情了。

“兄弟们!!别着急!!今天一回来大哥就把那厮全家都抓进刑部大牢里,此乃一举多得之妙策,等于告诉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了!!大家瞧我的,我一定替大姐出了这口恶气!!”

说这话的人外号叫“铁狱虎”,与“小诸葛”、“剑过无声”、“铁臂金刚”等人一样是“六扇门”新一代的年轻高手。他还有个哥哥在刑部大牢里任职,外号叫“铁狱鹰”。这兄弟二人家里三代都是在刑部大牢里当差,也算是这方面的“世家子弟”。

兄弟二人的父亲曾经掌管刑部大牢,虽然如今他已经“退居二线”,但在这一行中仍然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而“忠孝神捕”的父亲曾经救过他的命,他亦对这位救命恩人感恩戴德兼佩服敬重。因此,当年“忠孝神捕”成为孤儿时,他便一直对这位救命恩人的唯一骨血另眼相看。后来“忠孝神捕”功成扬名,对这兄弟二人提拔栽培,“忠义神捕”也对他们非常照顾,所以,这兄弟二人也成了“忠孝神捕”和“忠义神捕”铁杆追随者。时至今日,因经验老到、眼神犀利,经常能一眼看穿刑狱中的许多伎俩而闻名的“铁狱鹰”在刑部大牢中担任要职;虽然办案经验略显不足,但由于对天下刑狱的资料案例和人脉尚在“催命文案”之上可补不足,再加上武功高强,“铁狱虎”在连破几件大案后成为了“六扇门”新一代的名捕之一。——在当时,刑狱世家能出一个当捕头的人,也算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了。

此时“忠孝神捕”转当闲人,“忠义神捕”把抓获重大嫌疑人的事情上金殿奏明皇上。“铁狱虎”便在一班“六扇门”兄弟面前拍胸脯保证,然后提前回家做一些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铁狱鹰”和“铁狱虎”一起来到刑部大牢,向掌管大牢的各位前辈请安问好之后,表示愿意尽尽晚辈的心意,替各位前辈分担分担。兄弟二人的父亲“恰巧”此时也来到刑部大牢看看众位老兄弟,闻听此事“大感欣慰”,亦表示赞同。刑部大牢里的各位前辈一个个都“非常感动”,便跟着“老长官”一起出去喝早茶。至于接下来到茶馆里听书、戏园子里看戏和酒楼里吃饭之类的细节,咱们就不一一细表了。

等老头子带着各位前辈一走,“铁狱鹰”和“铁狱虎”就把刑部大牢里剩下的所有牢头、禁子和狱卒都召集起来:“各位兄弟!!大家辛苦了!!那些丧尽天良的黑心钱,咱们是绝对不能拿!!但是,一些对朝廷、对百姓有益和替天行道、匡扶正义的事情,咱们是义不容辞!!至于在这过程中收取的一点点费用,那是正常的,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次的事情由我们兄弟二人主持,咱们这次用新办法:大家这样这样,再这样做……”

当天中午,某饭馆雅间。

“兄弟呀,事情就是这样,这次你可一定要帮愚兄这个忙!!”

“那您找我干嘛,您直接进去自己问他不就行了?”

“兄弟你不要取笑我了!!这次托我办事的人对愚兄家几代都有大恩,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办成此事报答人家!!这次的事情还请兄弟你成全,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兄弟你的恩惠!!”

“我真没有笑话哥哥你的意思。只要点齐了数儿,甭说您了,再多带几个人进去都没问题。”

“我知道兄弟你有这个能耐,可我们就算进去再多的人也没用啊!!那小子既然可能是‘血剑翻天’安插在朝中的内奸,怎么可能会轻易开口?!难道你能让我们带着刑具进去问?!”

“当然不行!!刑部大牢是什么地方?!岂能让外人轻易带刑具进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刑部大牢是什么地方,还能缺刑具?!”

“不缺又如何?!我也知道:除了‘血狱’之外,刑部大牢是当今天下刑具最全的地方!!可那又如何,如果那小子不张嘴,难道刑部大牢里的刑具还能借给我们用?!”

“借?!那当然是不可能!!但是,如果是‘租’的话,价钱好商量。”

“嘶~~~~~~!!听兄弟你这话,难道这次刑部大牢要大开‘方便之门’?!”

“哥哥你命好,赶上这拨儿了!!”

“真有此事?!有什么禁忌没有?!”

“没什么太多的禁忌,只要别把人弄死,让他保持能开口说话就行。不过,这件事的各种花销嘛……自然要大一点。”

“钱自然不是问题!!也就是说,只要给够了钱,就能……”

“什么给钱什么给钱什么给钱??!!我们只不过是在与人方便的同时,象征性的收取一点点必要的费用!!!!”

“是是是是!!愚兄失言了!!既然如此,我这就去给人家回话!!只要此事能成,我永远也忘不了兄弟你这点好处!!”

“我就有一句话提醒哥哥:多带钱,早点去!!如果晚一点儿的话,连排队都排不上了!!”

在这一天,类似的对话有几十次之多。

当天晚上,就有十几拨儿人捧着大把的银票几乎同时来到刑部大牢门口。但是,唯有带的银票数额最多的那拨儿人才有幸进入,其他人只能怪自己带的钱太少。不过,没能获准进去的人都把身上的钱全都留下当作预付的“定金”,并保证明天会多带钱更早来。对于这些人,刑部大牢的人为他们详细讲解了收费标准和今后排序进入的规则,令他们都能做到心里有数,因此踏踏实实的安心而返。

自从“血剑翻天”用“滴血骷髅”在皇宫门口刻下“滴血骷髅,鬼帝万寿”八个字以后,他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江湖人物了,也不仅仅是“众矢之的”或像当年的“三绝魔圣”那样的“天下公敌”,而是成为了继“骷髅鬼帝”之后,上可动摇国本,下将血洗江湖的不世魔君!

从那一刻起,不管是朝廷官场,还是江湖武林,都有许多人视他为死敌,更牵扯上累积几代多年的血海深仇。

正因为情况一下子变得如此严重,又出现了那么多深仇大恨,所以有许多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血剑翻天”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动向。但是,“血剑翻天”的身份和行踪一直成谜,谁都难以知晓。所以,眼下押在刑部大牢里的这个不应该幸存的幸存者就成了人们眼中解开“血剑翻天”秘密的钥匙。为了能尽快从这个不应该幸存的幸存者身上得知关于“血剑翻天”的事情,许多人都会想尽办法、不惜代价的采取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铁狱鹰”和“铁狱虎”又对这个不应该幸存的幸存者恨之入骨,便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谁想知道什么的话,那就自己进去问——按人头收钱。如果这个幸存的贪官不能给你满意的答复,你可以用刑——谢绝自带刑具,可租用刑部大牢内部刑具,价格面议。其他各项杂费,依市价行情增减升降。

此法一出,受到各方一致好评。

凡是此时急于知道情报且敢于跟刑部大牢的人接触的,那都是有权有势又有钱的主,根本不在乎这些费用,就算临时再增加些收费项目或涨价,他们也全都不放在心上,他们要的是有关“血剑翻天”的及时准确的情报。如今只要花些钱就能让自己的亲信直接进入刑部大牢拷问那个知情却不开口的内奸,还有什么比这更便宜的好事?!因此,许多第一晚没能进入的人回去向主子报告情况,在挨了一顿臭骂以后,第二天都受命领了更多的银票早早的去刑部大牢门口排队。

刑部的各位高官们心里有数:如果他招了,招一次也是招,招两次也是招,招给谁都是招。就算首先是招给外面进来的人,那也是在刑部大牢里招的,谁也挑不出我们的毛病。而且,那哥儿俩是“刑狱世家”出身,知道规矩,又心明眼亮,只要招了,他们两个一定会先知道得一清二楚,更会第一时间来报告我们。如果那兄弟二人没来这么一手,那就要我们自己从头到尾负责审讯,既费时费力还不讨好。如果用刑太轻,他肯定不招。如果用刑过重,我们难免又会落个“酷吏”的恶名。而且,虽然过去大家不是一个派系的自己人,但毕竟同殿称臣、同朝为官一场,用刑太重会让别人说我们不念旧情,误会我们心狠手辣,彼此间更难以面对。另外,虽然律法允许用刑,但却不能随意对与案情无关的犯人家属用刑。可是,对于许多死硬的重犯,唯有这一招才能撬开他们的嘴巴。可惜,律法不允,更招恶名。但是,那些外面进来的人可就没有这种顾忌了,自然可从速破案,出了事还怪不到我们。虽然最好是犯人被外面进来的人用重刑逼得差不多了,然后正好赶上我们升堂他当即招供。但是,为人不可太贪,能坐享其成也不错,晚知道一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刑部的各位高官们升堂审讯时都不太用心,只是象征性的轻描淡写的充充场面而已,也就是打打板子、上上夹棍、滚滚钉板、烫烫烙铁,顶多再准备点细盐、辣椒水、辣椒油什么的,其他的真是什么刑也不用。跟平时升堂问案比起来,真是就算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都太过敷衍了事。看看时辰差不多了,就下令把犯人带回牢中,自己则回府休息,按时睡觉。每次睡前都希望明天一大早就有人报喜:“给大人报喜!!那小子招了!!”

刑部大牢上上下下都放心了:每次一有这样的犯人进来,既可能是棵摇钱树,又可能是个大麻烦。当有人向你打听消息,你不知道,人家说你不够意思;你知道自然可以说,还能得不少好处,但谁也说不准哪句话会泄露天机而惹来大祸,没准还会被灭口。如果有人求你把犯人灭口,虽然报酬丰厚,但你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如果犯人在你当值时被灭口,这件事本不是你干的,还无法掩饰过去,那只能白担失职之罪。像这次这个犯人,虽然不会有人为救他铤而走险,但许多人都想撬开他的嘴巴获得重要情报,没准真会有哪个有权有势又有钱的主突然一时冲动、鬼迷心窍、头脑发热的使用非常手段,那可就太危险了。就算普通的探监,都可能会出现意外。在刑部大牢这种特殊监狱里当差,实在是往往有外人意想不到的高风险,而好处却远没有外人想的那么丰厚。但是,“铁狱鹰”和“铁狱虎”两兄弟果然是这一行当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这次大家跟着他们肯定没错。——想知道情报吗?按人头交钱,自己进去问。他不说?各种刑具应有尽有,明码实价,童叟无欺。不会用?包教包会,学费另计。审讯不顺利?他的家属全押在这刑部大牢中,但要按人数和与犯人的关系加钱。渴了?饿了?累了?需要某些帮助?各种所售食品、物品和其他杂费随行就市,绝对不坑你。至于能不能问出你想知道的情报,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经过这么一安排,不仅没人再来烦我们,每天外面还早早就有一大票人排着队等着进来送银票,更不会再有缺心眼、想不开的人打算劫牢反狱。我们不仅几乎什么重活都不用干,双手更是干干净净——几乎什么手脚都不用做,只要在一边按规定收费数钱就行了。另外,这个犯人本身还有一个好处:没人会来杀他灭口,只会有人想来问出情报。

本来这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但后来却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刑部的各位高官们本来可以悠闲的在自己府上坐等刑部大牢中审讯有了结果以后,再直接把功劳据为己有,他们也确实准备这么做。但是,皇上一天一催,两天三问,实在是把他们催问得心惊肉跳。所以,他们只好又去请教“忠义神捕”。——别看名义上“忠义神捕”只是他们下属的一个捕头,凡事都要受他们管束节制,实际上刑部的各位高官们谁也不敢在这位拥有御赐金牌和多项特权的“忠义神捕”面前摆排场、发官威。对这些刑部高官们来说,声威与日俱增的“忠义神捕”远比“忠孝神捕”更令他们感到敬畏、惧怕和倚重。

“忠义神捕”非常给这些上司面子,当即给他们出了个好主意。刑部的各位高官非常高兴,更赞叹他有情有义、忠义双全,立刻依他的意思行动:刑部的所有高官连夜联名上了一封密折,一致保举“忠义神捕”全权负责此案,并表示只有“忠义神捕”是能担当此重任的唯一人选。

皇上阅罢密折后没想太多,只觉得刑部的人未免太啰嗦了,这等小事只是刑部内部的问题,何必还要刑部的所有高官连夜联名上密折启奏?不过,皇上只关注案情的进展,也只关注案情的进展,所以很顺利地便准奏了。等到在白天早朝上正式宣布以后,这个案子就彻底交给“忠义神捕”办理了。

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多此一举。但是,其中的奥妙则非外人所能了解。

别看刑部的高官个个都是朝廷大员,但他们的奏折呈上去之后,皇上也未必看得见,被压个两三天更是根本不算什么事。“军务总理衙门”和“亲民监”的案件都涉及到朝中的许多“大人物”,想知道案情进展甚至想趁机加以利用的人很多。刑部的高官上的奏折皇上还没看到,可能京城里已经有三成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内容了。但在审讯问案期间,有许多事情是不能对外宣扬的。不过,没人敢藏或压“忠义神捕”的奏折,更没人敢在送到皇上手里前偷看内容。

“忠孝神捕”和“忠义神捕”的奏折一呈上去,别说藏或压了,负责的官员和太监立刻就跟被人用鞭子在背后不停抽着一样。此时这奏折已经不能说是“烫手的山芋”,那根本就是“烫手的烙铁”和“催魂索命牌”,得赶紧往上递,多留在自己手里半刻都怕会大祸临头。

“忠孝神捕”和“忠义神捕”不仅可以直接给皇上呈奏折,更有权在任何时间直接请旨进宫见驾。而且,这二位从来不拿皇上当外人:在皇上面前,别的大臣不敢问的话或是要拐弯抹角极其隐讳才敢说的话,这二位根本不放在心上,几乎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不定哪天突然一问:“微臣昨天呈上的奏折中提到的事情,陛下圣意如何?”若皇上被问得一怔,一摇头说“不知道”,那就该出大事了。如果谁敢犯了这一条,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元老重臣,立刻捉拿下狱。一般情况下,皇亲国戚和朝中大员有罪时,都不是由刑部负责,而是有专门的官署衙门审理定罪。但是,“忠孝神捕”和“忠义神捕”却拥有可以审问任何皇亲国戚和朝中大员的特权。因此,如果当这两个人知道有谁故意扣住自己的奏折不让皇上知道,那不管这个人是谁,也不管是什么场合,可以当场把他掀翻在地,拔出刀来就地正法,然后再带人去抄他的家。如果碰上不怕死的,刑部大牢里有的是“好玩意儿”。王法如炉哇!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能让你后悔自己被生出来,更何况被抓起来的肯定是心怀鬼胎的家伙。——这是先皇立下的规矩:凡是私自匿藏或压下“忠孝神捕”和“忠义神捕”的奏折不报者,一律按贻误军机和叛国论处!

先皇立下这个规矩并不是因为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充分的原因和理由,当时和后来的所有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也都认可,所以“忠孝神捕”和“忠义神捕”的特权和这个规矩才能一直延续下去。至于其中的原因,在后文书中再作详细交待。

如今“忠孝神捕”因为一口不知是真是假的黑锅而在“六扇门”总部里投闲置散,暂时是不会有什么作为了。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但谁都知道“忠义神捕”因此而非常不高兴。而在此非常时期,当今皇上为了对付“血剑翻天”,必然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赋予“忠义神捕”等一众“六扇门”名捕们更大更多的权力,这就令“忠义神捕”变得更加令人畏惧。因此,若由他负责此案,那会少很多麻烦和意外。不过,如果刑部的高官直接指挥“忠义神捕”这种身份的人参与审问此案,必然会得罪朝中的许多“大人物”。所以,当“忠义神捕”自己献计要接手此案,刑部的高官们立刻连夜联名奏请皇上恩准。

“忠义神捕”得到正式的任命后,当天就把“亲民监”中所有贪官的家给抄了。由于这次在京城作案的情况不同,所以,不管是“军务总理衙门”和“亲民监”,“血剑翻天”都是“只杀人,不劫财”。案发之后,现场的财物丝毫没有被动过的痕迹,只不过一个活人都没剩下——不是死了,就是被掳走卖了。厉害的破案高手都不在,“六扇门”的留守人员不敢破坏现场,只是做了简单的处理和防护。虽然许多案发现场有许多值钱的财物,但由于此案牵涉太大太广,什么贼都不敢打这些东西的主意,更何况过去因为“剑暴狂天”和“风花雪月”这两口子的关系,稍厉害一点的盗贼根本进不了京城,现在这血腥之时更不敢来。所以,案发后的现场基本保持不变,财物自然也还在。当点清和封存所有的财物以后,“忠义神捕”将清单和奏折一并在晚饭时间前送入宫中。

“忠义神捕”的奏折和拟好的清单很快呈到了皇上面前,皇上对“忠义神捕”如此神速就找到这么多疑点和线索龙颜大悦,立即传旨嘉奖。但在欣喜之余,也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己一手提拔的“亲民监”官员中竟有这么多的贪官污吏,实在是痛心之至。

第二天,“忠义神捕”发动属下所有精锐,又把“亲民监”中其余所有死者的家中有计划的搜索了一遍。这些人生前虽然还没有开始贪污腐败,但却已经开始营私舞弊、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结党营私,有些人亦开始有腐败的倾向。虽然人已死,但搜出的手记和书信等物足以证明一切——这些就是“忠义神捕”下令要找的东西。他从其中挑出几份具有代表性和情节严重的证物,连同自己的奏折再一次于晚饭时间前送入宫中。

这次皇上看完之后拍案大怒,吓得旁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们一个个噤若寒蝉。

第三天,“忠义神捕”再次大规模动员所有属下,搜索的目标则是死于“九转还阳”中的“军务总理衙门”的官员的家。这次的工作量最大,收获也最多:大量财物和信函等证物被搜出。“忠义神捕”从其中挑出几份具有代表性和情节严重的证物,再加上财物清单和自己的奏折一并在晚饭时间前送入宫中。

皇上看完之后,一言不发,面色阴晴不定。在二更时分,突然传旨召“忠义神捕”连夜进宫问话。

“这两件大案进展如何?”

“回禀圣上:这两件案子——破了!!”

“破了?!这……嘶~~~~~~~~!!好!!爱卿辛苦了!!爱卿果然甚得朕心,今后务必继续为朝廷尽心尽力,朕定当论功行赏!!”

“谢陛下隆恩!!”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