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禁书-第三节 天不怜我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无名禁书> 第三节 天不怜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节 天不怜我(1 / 2)

学技术水平不发达的过去,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不管是什么样的圣君明主,也不管是何时的太平盛世,只要是领土面积比较大,都不可能对自己的所有领土都了如指掌、对所有的官吏都管束得当、对所有的百姓都恩泽有加、对所有的困难都轻松解决……虽然史书上和民间故事中对某些人评价很高,但事实上都会多少有一些瑕疵,但这也在所难免。

所以,贪官污吏、黑道帮会、流寇土匪、山贼海盗等都是屡禁不止,并有时会造成平民百姓为避祸而整家整户的人口流动;而且还有边境的不安和天灾的发生——这还不包括乱世征战和正常流动。当然,人口的流动对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造成了一些特殊的流动人口和特殊的流动人口的地方!

在一个周山围绕、山清水秀、几方交界的好地方,突然发生了一场极其可怕的瘟疫。本来有五六个村庄和一个较大的镇子,结果所有的人是死的死、逃的逃,这片地区几乎就逃空了。但是,在距离山外最近、几乎快出山的一个村庄里,有二十多户人家留了下来。他们仗着有几位懂些医术的老者,留下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身强力壮,秉承着“破家值万贯”的信念,顽强的留了下来。还别说,真留住了。

接下来的日子过的既平静又丰裕,偶尔也去山外用土产、山货、野味、毛皮换一些粮食和日用品。而且,收税的都不来,官府以为这里已经没人了呢。出山的人也不多嘴,外面的熟人也不多说,民不举、官不究。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

后来,慢慢的有一些流动人口来到这里,都是背井离乡的苦命人,请求留在这里。村里人也不忍心赶他们走,就跟他们先把以前的事说清楚。得到“不怕”的回答后,就告诉他们:“可以让你们留下,但不能住在我们这个村子里——这里离山外太近,你们又是生面孔,容易惹人注意。你们继续往里走——沿着这条路走五里有一个村子,过了那个村子再往东三里还有一个村子,过了那个村子再往西北走三里有一个集镇,再……”把这里的地形和村落市集的位置都告诉他们了。“……这些地方现在都已经没有人了,只有我们有时进山打猎或采药时偶尔去住。你们自己选一个地方,把那里仔细消毒——该烧的烧,该埋的埋,该扔的扔,该洗的洗!在原来的村庄的地方重建家园,应该不太难。我们的村子在进山的路上,自然会阻拦那些偶尔走错路、进山来的人。你们要出山的话,我们会派跟山外的人熟悉的人跟你们一起去,你们就假装也是我们村里的人,等你们跟山外附近的人都混熟了,你们就可以自己自由出入了。但要记住,一定要保守秘密,否则大家的安宁日子就到头了!”

这些背井离乡的人能找到一个可收留他们、能安身立命的地方多不容易?!自然是什么困难都不怕!而且往里走一看:并不是那种穷山恶水、地势险要的险峻山区;而是有山有水有平地的世外桃源!发生过瘟疫又如何?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决定地点后,只要像说好的那样做足消毒卫生的安全工作,再把原来废弃的房屋推倒的推倒、重建的重建、翻修的翻修……很快就可以入住了!

从此以后,再有外来的流动人口,就都住到这个地方。慢慢的居然形成了一个中型的、不大不小的村落。离山外近的村子和住在里面隐蔽的村子的人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两个村子之间还有婚嫁。两个村子与山外的人也有通婚,但嫁出去的女儿守口如瓶,娶进来的媳妇也不多嘴,依然过的安宁平静。

一直到有一天,一位官员带着一群官差和几个文员模样的人来到了靠近山外的村子里,村长立即上前迎接。

“原来是x大人,您们今日到此有何贵干呀?”

“原来这里果然有人居住,尔等为何不向官府报备、按时纳税呢?!对了,你这老头儿怎么知道本官姓氏?我没见过你呀!”

“回您的话,您是这一方的父母官,我们不认识谁也不能不认识您那!我们这里几十年前一场大瘟疫,没死没跑的就剩下这里的几户人家了,官爷们也不敢来了。而这里过去就是几方官衙的管辖交界之处,我们这个村子现在到底是归谁管,我们也摸不着头脑。”

“嗯,也有这么一说。不过以后不用不知所措了,现在这一代都已经划归到我的管制之下了,等这次的勘探绘图完毕之后,你们就更明白自己归谁管了。”

“哎呀,这可太好了。但不知为何又要勘探绘图,官衙里不是有本地的地理图志吗?”

“唉!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本地的地理图志就已经损毁,现在这一带划归在我的管辖之内,上边儿要详细的地理图志,本官只好带人来实地测量。对了,你们要好好的配合,本官自会表彰你们的。说不定将来还往你们这里多迁些人,那你们就不寂寞了。”

“那就多谢您了。不过今天天色已晚,您各位也挺累的。不如在村里休息一晚,明天一早,我让村里熟悉环境的丁壮陪同您去勘查,您看如何?”

“嗯,就这样吧。”

村长让人好酒好菜伺候着这些催命鬼,等他们都睡下了,立刻召集各家各户的户主到他那里开会。还没等村长开口,地下的人就忍不住嚷嚷开了!

“村长!您可千万别信那狗官说的话!他是这附近有名的‘刮地皮’!这次重新划分本地州城府县的管辖地,不知为何把咱们这里也划归成他的管辖下了。附近的老百姓们都知道:他可不是为了体恤民情才下来视察的,他是想看看重新划分之后,有多少人能让他‘刮’才来的!”

“村长!这狗官可不是个好东西!是!朝廷确曾颁布过类似于‘鼓励人多地少的地区的居民向人少地多的地区搬迁’的政令。可这小子却动歪脑筋:山外十五里有一个村子,有近二百人居住,还能再容纳七十余人,可这家伙却从别处往那里迁进了五、六百人!现在那里几乎是人满为患,不仅正常生计无法解决——那里的条件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而且风俗差异极大,有些还有很大的冲突。因为这两点,那里已经开始发生械斗了!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朝廷考虑到百姓们留恋故土、不愿轻易离开,所以给了那些肯搬迁的百姓很多优惠政策,而且搬迁的业绩与官员的政绩和升迁挂钩!这本来是朝廷体恤百姓所给予的优待和苦心,但这狗官就开始造孽了!”

“不错!如果是有困难的穷苦百姓,我们自应尽力帮助。可是,如果让这狗官摸清了咱们这里的情况,谁知道他会往咱们这里迁进几千几万人!?他为了凑政绩不仅会大批迁人,而且这小子丧尽天良——朝廷对搬迁的百姓的优惠政策不知去了何处,还按人头征收重税!从别处的百姓迁来的越多,他压榨的对象也就越多!”

“是呀,村长!白天您也听见了:‘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本地的地理图志就已经损毁,现在这一带划归在我的管辖之内,上边儿要详细的地理图志,本官只好带人来实地测量。’您听听!本朝开国都多少年了?!他上任又多少年了?!一直等到上级有令、自己有利的时候才下来‘体恤民情’。由此可知,这狗官不仅不理公务,而且还是‘无利不起早’。这里的飞禽走兽、药材土产再多也是有数的,若是大批迁入过量的人口,不出几年,这里就会变成荒山秃岭!而且他好像把咱们这里当成一块肥肉了,将来必将对咱们课以重税!”

……………………

村长等大家七嘴八舌的都对目前的形势基本达成一致之后,才慢悠悠的开口讲话:“我们的先人是以极大的决心和毅力,冒着极大的危险留在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而那些背井离乡流落到此的也都是些苦命人,是和我们一样善良纯朴的穷苦百姓(那时没有‘阶级兄弟’这一说,但这也已经够亲的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不能解决的困难!”

朴实的话语,简洁的真理,千百年后依然不会改变!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你、你、你、你、还有你……”村长用手点指了五个脑子好、跑得快的棒小伙子“……你们五个立即连夜进山,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山里的负责人,就说我说的:启动紧急预案。他自然就明白了,你们接下来就听从他的安排。”

打发走了那五个之后,村长又叫过来几个本村的精英:“你们明天就这么说这么说,这么做这么做。其余人等除了见机配合一下之外,一切照旧。”众人领命各自回去准备和睡觉。

一个当官的如果昏庸贪婪、好大喜功,自然会招致民众的反感!只不过一般情况下民众没有选择和反对的权利。但是,没有办法,封建专制社会就这样。如果没有机会,那算你小子走运;如果一旦有机会,你就别怪老百姓算计你!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村长给这帮官爷派了几个向导,一行人开始入山勘探绘图。

没走多久,见到前面是一个岔路口,向导带着众人选了左边的一条路走。又走了一个时辰,领头的“刮地皮”大人不干了:“你们是否在戏耍本官?!这个岔路口已经见过五回了!怎么又转回来了?”

“大人您冤枉我们了,我们带您走的路绝对正确,绝对不敢有半点欺瞒。”

“那这是怎么回事?”

“大人您别着急。我估计是遇上‘鬼打墙’了。一定是有些鬼狐仙怪、山精树灵跟咱们开玩笑。”

“胡说八道!这大白天的哪来的鬼呀!”

“如果是外面自然不太可能,可这里山高林密,不仅人畜少至,而且难见阳光。所以有时会有一些古怪。不过您别担心,只要遇到岔路往左走,最坏的情况也就是回到原处,不会有事的。说不定走几回之后,就会突然走通的。”

“哼哼哼哼……”“刮地皮”大人一阵冷笑,“用不着,这次我来带路。”

“大人您认识路吗?”

“不用认识,走右边那条路就对了。”

“大人,万万不可呀!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不必多言!走!”

选了右边那条路后,这一路走下来都是林木茂密的艰难山路,不仅难见天日,而且目力难以及远,只能看见方圆几丈的距离。

书中带言,这就是这里为了防止外人进入的方法。第一次见到的岔路口,往右走就是真正的进山正路,往左走就掉进了圈套。往左走一段路后会看到第二个岔路口,这个岔口跟第一个的地形很相似,除非事先知道,否则很难辨认。第二个岔路口不管怎么选都是陷阱——往左是“圆圈儿路”,只要你一直往左走,走着走着就走回第二个岔路口;往右走则是路途艰险、不见天日的险路,虽然也是个“圆圈儿路”,但若想绕上一圈,可不是半天就做得到的。而此时,好戏正在上演。

天已经黑下来了,人们燃起了几个火把。众人所带的干粮和水都已经没有了,所有的人都是又渴、又饿、又累,但包括那位平时养尊处优的大人在内,谁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附近不时地出现一些到处乱窜、不似人形的黑影,每次出现都吓得众人大惊失色、魂飞魄散,赶紧加快脚步赶路!

“大人,刚才后面好像又出现什么东西!”

“你跟我说有什么用?赶紧去问问那些村民……算了!我自己去问吧。喂!还有多久才能走出这个鬼地方呀?”

“回答人的话……不知道!”

“不知道?!你们不是这里的人吗?怎会不知道?”

“大人,村里的老人从小就告诫我们‘不能在岔路口处走右边’,所以这条路我们谁也没走过。要不是大人您坚持,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走这条路。”

“什么?你们这么说是在怪罪本官喽?你们怎么可以如此的推卸责任?你们……咦?你、你、你们怎么好象不怕这些鬼狐仙怪似的,难道说你们不是人,也是……”

“大人、大人,您这话可不能乱说!我们之所以不怕是有原因的……”立刻的解释让这位大人稍微平静了一点,但又马上竖起耳朵想听听不怕的理由“我们之所以不怕是因为我们绝对不会受到伤害。我们都是本地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死后也葬在这里。据说我们祖先的英灵历代都跟这里的山精水怪、冤魂厉鬼有交情,而我们每年的节令都会按时祭祀祖先,顺便也祭一祭其他的‘朋友’。所以请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有危险。可大人您就不同了——您不是本地人,您的祖先和老家都远在千里之外。您是千里为官只为……造福百姓!所以这里的‘朋友’好像不买您的账。”

“我放心个屁!你们有没有危险关我屁事!我怎么办呀?!”斯文的面具一旦撕下,这位“朝廷命官”立即满口的粗话。

“大人,我有个好办法!”

“快讲!有办法的话本官重重有赏!”

“我听人家说:‘清官有正气’!您就挺胸抬头的走在最前面,自然就百邪不侵了,就算呼啦呼拉的撞在您身上也没事!”

“这个,这个……本官今天身体不适,还是你们几个向导走前面吧,这样好认路。我走最后……不不,我还是走中间吧,就这么定了!大家快赶路!”

几位村民领命在前面走,觉得差不多了,在经过一块大石头时,其中一人在经过时好像漫不经心的在石头上拍了拍。

那块石头上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机关,只是暗示在附近监视的人“差不多了,可以收场了”。在附近作怪的人不能过来与当事者沟通,所以早就商量好一定的暗号。而附近的人,现在又开始在这一行人看不见的地方忙碌。

当第一次经过第一个岔路口后,就有人把那条正确的路的一部分隐藏起来了:挖松地面,再植树种草,虽然只是这条路的一部分,就算有人再经过,也不会看出这里刚刚还有一条岔路,只会一直沿着左边的路走下去。在接到暗号后,就把这条路再恢复过来。并且在完成之后,再以同样的手法把还在惊慌失措的那一行人引到这里来。

那些本来要勘探绘图的队伍又走了将近一个时辰,突然看见前面又出现了那个岔路口。事实上,这是第一个岔路口,他们是第二次见到;但在这些人眼中,已经见过好几次了。往左走,用不了多久就转会来了。往右走,转到天黑才转回来,而且一路上路途艰险,晚上还有不知是什么的东西在附近鬼哭狼嚎的。所以那位大人一看见这个路口差点没昏过去,其他人也快要崩溃了!正在这时,突然听到了好消息。

“大人,我们有救了。”

“真的吗?可是这路口怎么选都走不出去呀!你有办法吗?”

“大人,山神爷显灵了!往右走一般是轻易转不出来的,但只要山神爷开恩,让我们再见到这个路口,就能走出去——如果你此时既不选左、也不选右,而是掉头往回走的话,你就能顺利出山了!”

带路的村民心里有数:已经有人把引上这条出入山的大路的那条小径上栽树种草了,而这条大路也已经被还原出来了。

“可是……往回走能行吗?我们刚从那里走过来呀,太可怕了!”

“大人放心,绝对没问题,我可以担保!不管何时,只要看见这个路口,立刻掉头往回走的话,很快就可以顺利出山!”

“这么说,白天选左边的路却来回转圈儿时,如果当时立刻掉头往回走的话,就可以顺利出山了?”

“正是……”

“混蛋!为什么不早说?!”

“您不愿意出山呀!您还想继续勘查,还选了右边的那条路……”

“行了行了!别说了!立刻掉头出山!”

等到这一行人回到出发的村子时,已经是后半夜了。这位大人被手下架进屋之后,坐下就不起来了——一看到村庄,心里一宽腿就软了,而且说他是坐在椅子上,倒不如说是瘫在椅子上!

村长还没睡,说话还是那么客气:“大人,勘查的事您不用着急。再有两个时辰天就亮了,到时候我再派几个人带您进山。”

“去什么去?!老子不去了!!你们天亮后就带他们几个去就行了,我就在这里等着!”

几位文员脸色都变了。虽然人们都说:“当官的动动嘴,当差的跑断腿”!但这是要“断命”呀!官差们也有些紧张,不知道要不要他们一起跟着去或是谁去谁不去。

这时候,粥端上来了。说是粥,其实就是杂粮糊糊,给这些人吃,那是能省就省——虽然机会不多。此时的众人也顾不得许多了,一个个呼噜呼噜的一片虎啸龙吟之声,片刻间就把好几大锅粥一扫而光,还有人舔盘子舔碗的。

“大人,您算走运了,原来有一个贪官不知为何溜了进去,十多年了还没出来那——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旁边的一个年轻人想吓唬一下这些惊弓之鸟,结果被其他村人给瞪的不敢再出声了。

“咦?有这种事?那位官员是什么人?”

“大人,您别听年轻人胡说,那次闯进去的人挺气派的,但也未必是朝廷命官……”村长立刻把话接过去,但心里却想着此事过去后怎么收拾这个嘴上无毛的小子!“……不过您若把此事上报,您的上司一定会非常重视。等您把那位失踪的大爷找出来,您的上司一定会对您大加赞赏的。”

“算了算了算了……你们没说过,我也没听见。他要是有本事就自己走出来,到时候你们再通知我。”

好一个刻薄寡恩、无情无义的狗官!但总算解了一个无妄之灾,接下来又是个重要问题。

“大人,其实勘探绘图的事不用那么着急了,因为今天我们跟您去了这一回,幸运的是基本上山里的大部分地形好像都走过了。应该可以绘制了。”

“是吗?那太好了!那就都不用再去了,赶紧画好,我们打道回府!”

“可是,我们当时太害怕了,有些地形没记清楚。”

“这不要紧,跟我们一起去的这两位兄弟过去跟山外的画师学过画,而且对地形也比较了解,有他俩帮忙应该没问题。”

“咦?这两个人……我刚到这个村子时,好像没见过他们呀?”

众村民有要晕过去的冲动:都跟你出去转悠一天了,现在才发现有问题?!什么眼神儿?什么脑子?

“是这样的,您来的时候,他们二人打猎还没回来,晚上回来时您已经睡下了。”

“那就这么定了,本官要休息了。还有……”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对那几个文员说:“……别那么死心眼,画的差不多就行了。本官要休息了。”

几个文员全无睡意,主动要求要尽快绘图,那两个年轻人也表示愿全力帮忙。所以立刻连夜开始工作!

“头儿,有点不对。这两个年轻人好像懂得如何绘制地理图志,这可不是跟普通画师能学得到的。”

“那又如何?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画好离开。难道你还想再进山一次吗?!”

“就是,头儿说的对!就算他们不知在何处学过又如何?还怕他们将来抢咱们的饭碗?连大人都说‘别那么死心眼,画的差不多就行了’。反正我就想了结此事之后,立刻请求调离——离这里越远越好,不干本行都行!您就别再节外生枝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