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掌柜的要来结交金主,听见小二汇报说金主不要人打扰,只能作罢。
德盛楼的小吃十分不错,这顿早饭让杨鹤十分满意,虽然已经很久没吃过东西了,但味觉并没有退化,不由叫来小二再上了一份方才罢休。
吃完了,拿出苏州府志翻看起来,杨鹤要府志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将来几天中可以更好的游览苏州景色,顺便看看无锡在哪个方向。府志中记录了苏州的风土人物以及一些本地野史,其中提到了一件发生在二十年前的怪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说是城外凤凰山上有一个小村,村中有个老猎人在半夜里听见死去多年的老伴在呼唤他,本来以为是风声什么的,但夜夜如此,哪怕无风的日子也一样,和村里人说了,结果村里人都说没有听见,最后老猎人实在忍不住,结果一天夜里出去找他老伴,就一去不返。本来山上出一些意外很正常,村里人也没多想,结果就在老猎人失踪的第二天晚上,村里一个寡妇听见死去的丈夫在呼唤她,结果也是一去不返。如此引起了村里人的警惕,但失踪的人还是不断增多,由于听见呼唤的都是一个人,旁人是听不见的,这使村里人心惶惶,都说是妖怪作乱,请来道士和尚做法事,结果一点用都没有,还害了一个道士两个和尚的性命。之后再也没人敢来村子,村子中也没人敢住下去,纷纷搬走,最后便被荒废掉了。
看到这里杨鹤身为正道弟子降妖伏魔的心思动了起来,决定明日去看看,由于此时杨鹤身怀重宝,博览群书,他清楚知道如今他的能力可以解决何等的问题。更何况师父算过此行大吉,又有天数在身,正该百无禁忌,不必瞻前顾后。
飞快地看完一本苏州府志,又选定了几个著名的景点,正好到了午时,小二进来问是否要上菜,杨鹤说上。于是众多苏州名菜纷纷上桌,有松鼠桂鱼、巴肺汤、碧螺虾仁、响油鳝糊、贵妃鸡、白汁圆菜、鸡油菜心、冰糖莲心羹等等。好在杨鹤已经结丹了,千日不食或是日食千斤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隔壁的雅间中坐着一群年轻书生,一边吃饭一边谈论天下大事,虽然说房间是隔音的,但杨鹤的听力是普通人的十倍,所以隔壁的声音仍然可以传到他的耳朵中。
书生意气,什么都敢说。骂当今权相史弥远霸占言路,阻塞圣听,动辄排除异己,却又深得皇帝信任;又骂军事不利,宋人和蒙古人结盟打金国,蒙古人连战连胜,宋人连战连败,失了面子。
杨鹤暗叹,这些书生的声音听起来意气风发,眼光就这么一点,看不出蒙古人豺狼野心,宋金两国唇亡齿寒。天下大势又岂能都怪在一个权相身上,少了史弥远还有张弥远和王弥远,宋朝气数已尽,这些书生将来又会怎样呢?
等杨鹤吃完的时候,书生们已经将话题转到了诗词歌赋上,杨鹤听了觉得没意思,召掌柜的来把帐结了,又包了些糕点带在身上,离开了德盛楼。
如今已经有了零钱,杨鹤把目光投到了路边的小摊上,这里的小吃可比德盛楼多多了,靠着灵敏的鼻子,杨鹤不停搜寻着各种美食,由于不便于把万象鼎拿出来放东西,他使用了灵宝派中一门法术叫“袖里小乾坤”的,把买来的各种美食都放在袖子里。杨鹤悠闲的游走于各式小摊间,装作不知道背后有人盯梢一般。
当他走到两堵高墙间一条偏僻的小道上,一群混混把路的两端都堵上了,混混头是一个屠夫一般的肥男,一人占着可供两人并行的小道,几乎连条缝都没有了。
杨鹤看看前后,什么也没做,等着肥男说话。肥男挤了过来,说道:“小子,把身上的钱都交出来,否则弟兄们打断你两根骨头,再把钱拿过来就对不住了。”
肥男背后一个声音道:“没错!你个小子害我在德盛楼门口等了半天,要是不拿出点辛苦费来,小爷我给你点生活吃吃!”
杨鹤摇摇头道:“我还当你们要说些什么呢。”说完“叭”一声,打了一个响指,不论是肥男还是他手下的混混,听到这个声响都变得面容呆滞,这是旁门中的一门迷魂术叫“惊魂指”,借助人的听力起效,可以使人的三魂七魄受到惊吓进而失去记忆,失去多久要看施术者和受术者之间的力量对比,而这些混混的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杨鹤也手下留情了,只消除了他们一天的记忆。而且此时他们魂魄受惊导致心防大开,对他们说什么他们都会相信。
杨鹤对他们说道:“今天你们在这里开会,决定将来要找些正经的事做,不会再继续混吃等死了,现在回家去吧,好好对待你们的家人。”
一众混混面无表情,回头离开。杨鹤遇见了这种事不但不败兴,反而高兴得很,因为自己不仅让十几个人改过自新,也间接帮助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受害者。至于将来这些混混会出现反复,则不在他的考虑之中,毕竟圣人也不能使一个人一辈子不生恶念,扭转人性超出了杨鹤所能。
解决了背后的尾巴,杨鹤租了一叶扁舟,在城里划了一下午,然后在一家太湖边小店吃了一顿鲜美的全鱼宴,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乘上皓光梭向那出事的小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