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水火不容
1.
皮春拿着合同,与在场的所有人一一握手话别,以后大家既是合伙人也是朋友,在各方面都要共勉,共同进步…………总之就是有钱大家赚,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互惠互利的朋友。
陈启满脑子都是为利益而相互算计的商人,还有想从中捞到好处的陈处长,道不同不相与谋,她只想回家,回到床上好好睡个觉,这一切都与她没有关系。人总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她有时也犯糊涂,自己是不是也在扮演着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或者是参与着与商人一样的事情,不管了,随他去吧,这是在不得己的情况下为之,她有时也觉得自己很好笑…………
陈启进家门后,鞋子随意的丢在门口,光着脚直奔床而去。如果在往常她还是要换鞋、洗手、换家居服,今天她是真的没力气再去讲究了,把包扔在床头柜上,身子一歪倒在床上就睡。
陈启昏昏沉沉的听见有人叫她,她没有理,翻身又睡着了。
杜鹃推了推姐姐,见她没反应,也就竟自去了客厅,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百无聊赖的翻看着电视节目,娱乐节目低俗,电视剧太长,没头没尾…………总之没有一个中自己的意,但强忍着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只能看看娱乐节目了,越看越烦,索性关了电视,望着天花板做着晴天白日梦。
2.
杜鹃口渴了,她就进了书房,想找找有没有茶叶或者咖啡之类的饮品,在书柜的隔子里摆了一盒咖啡。杜鹃打开书柜门,拿出咖啡,她无意中瞥到一本书《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认识自己》,这本书也很快被放到书桌上。
杜鹃边喝咖啡,边打开书的扉页,“赠给我最喜欢的学生陈启。落款石菖蒲于北京,一九九二年九月。”书的页面己经明显有很大的破损迹象,这本书己经被看了无数次了,书的内容大多数是如何应对一些家庭、社会、工作以及朋友之间的矛盾,书上有明确的注释,这应该是姐姐的笔迹,杜鹃看过最深刻的一句是“如果时间能在某一天停住,在只有你和我的日子停滞,我愿意与你在这一刻化为琥珀…………”杜鹃觉得姐姐在讲一个故事,与她自己有关的故事,这是去除伪装后,最真实的姐姐。杜鹃想到姐姐这些年的苦,每个人在社会上总会有很多挣扎的痕迹,家庭、年龄、学识、地位在一定情况下都是一个人选择自由的障碍。由此及彼,杜鹃又想到自己此时此刻的境地,虽比姐姐自由,但慨和她真的能相容吗?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往往是能否继续前进的一个理由,也许无论在任何方面都是这样。杜鹃看到慨的宿舍,对于这个男人的评价却又一落千丈,她满脸愁容,以后的路该怎样走?
3.
陈启的手机定了闹铃,杜鹃看了看刚好是接辛夷的时间,她望了望卧室的床上沉睡的陈启,随手写了一张字条,换了衣服就出门了。
辛夷看到小姨来接自己非常高兴,陈启对孩子要求严格,出去玩都是有规定时限的,而杜鹃是放任自流,一方面她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另一方面她也和孩子一般喜欢玩。杜鹃和辛夷在门口再次遇到慨,慨本想说些什么,但杜鹃己经离她很远,杜鹃到现在为止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慨,他们虽有了夫妻之实,但尚无夫妻之本,她想让彼此都冷静一下,在经过时间的过滤后,如果他们能走到一起一定是上帝的安排。
杜鹃在国外生活了这么多年,她也有了宗教信仰,这是在异国能够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她是一个基督徒,在国外艰难的生活环境,语言、文化冲突都是她生活上的一大障碍,在教友的帮助下,她的语言与生活障碍很快被破除,由此她更加相信上帝是无处不在。人们在相信一件事情的存在时,往往是在这件事情上曾得到过帮助或支持,由此他的存在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4.
陈启昏昏沉沉的睡了一个下午,在晚饭前终于醒了。天也暗下来了,房间里一片漆黑,她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灯,床头柜上留着一张纸条,“我去接辛夷了,看你睡的香,就没打rao你。杜鹃”陈启看着杜鹃的字迹笑了,这个杜鹃连中国字都快忘光了,还好还剩了点拼音……
陈启伸着懒腰,换上家居服,准备晚饭。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