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高升泰一番话语,众人赞叹不已,一个三岁孩子就有此见识,长大后那将是何等成就呢?有见过凌云的人更想,神童不愧是神童,一岁时无人传授即熟读百家,两岁时通晓古今,这不是天才是什么?他们大多是从平民百姓的身份中一步步的走到将领之职,当然明白亲民路线的重要性,如果士兵没有一种与国家共荣共辱的观念,那么这样的军队将不堪一击。
吴先生目闪奇光,急切的道:“如此重军、重民的皇子的确是难得之奇才,但不知他还有何惊人的表现?”
高升泰苦笑道:“表现可多了,曾经皇子说过,大宋已经日落西山,似强实弱;而辽国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安于享乐,不思进取,将会日益腐朽,也许过不了多久,将有一个新的民族崛起。这于这点,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大宋日前如何自不用说,西夏多年来被种师道拦着,现已没有进攻之心,辽国也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从辽国皇帝到大臣都失去了狼的野性,至于皇子所说的将要崛起的民族,现实已经验证了他的说法,如今的金国雄心勃勃,多次决战辽国,败少胜多,他们也许就是预言中的民族吧!反观我大理国,从上到下,都以为天下太平,没有一丝患忧意识,我真的很担心,然而受宋朝影响,我国亦实行重文抑武的政令,我想发展军队却力不从心啊!若是皇子回来那就好办了。”
突然一个侍卫急急进来,行礼道:“报侯爷,具密探来讯,朱丹臣潜出大理,求宋朝出兵大理,宋徽宗已经答应出兵十三万。”
众人悚然变色,大理国范围不广,军队不多,若十三万大军攻来,那将是生灵涂炭,百姓也会流离失所。
高升泰沉声道:“带兵的大将是谁?军队从何而来,是禁军还是厢军?”
侍卫擦了一把汗水,高声道:“回侯爷,主将是种师道的女儿--种凝烟,副将是在武林中拥有‘邪帝’之名的凌云,他被宋徽宗封为雪域魔将,具说他的天龙营战力高超,曾用一万天龙卫打败种凝烟的十二万士兵,这次来的都是新征的士兵。此时,宋兵已经整装待发,不日即将前来。”
高升泰挥手让侍卫退下,心情不由沉重起来,这些年来,他一直关注各个国家的动态,凌云之名早已如雷贯耳,想不到此次居然是他为副将,这倒是有些难办了,他的军事才能如何还无从考念,但是以他在江湖中的号召力,恐怕情况有些不妙了,武林中人高来高去,若是暗杀敌方将领、谋士,那一切都是致命的。
吴先生沉声道:“各位将军,朱丹臣搬来救兵,不日即到,你们速速安排,让人在全国内散布消息,就说大宋朝皇帝见我国富足,强行征税,侯爷为了保护百姓的财富,才推翻了段誉政权,大宋此来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想夺取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的财富,想让大理成为他的国土。各位将军都是久经战场之人,各回其位,务必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士兵实无战斗的经验,更何况是新兵,岂是我们的对手?大理山高路窄不利于大军行走,我们借着天险,将他们一网打尽,让宋朝皇帝偷鸡不成蚀把米。”
众将哗的站起,拱手行礼,匆匆而去。听诸葛先生一分析,信心十足,大理的士兵生长在大山中,体能优良,若借着地势而而兵,区区十三万人将会陷入无尽的打击之中。
高升泰自言自语的道:“此凌云是彼凌云吗?如果是真的?那么他会向尊敬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的高爷爷和他的子民动用屠刀吗?”
吴先生笑道:“名动天下的凌云风流不羁,多情之名震动天下,若他真是皇子,岂会如此不顾身份的风流?侯爷过虑了。”
高升泰轻叹一声,摇头道:“先生有所不知啊!十多年前,我曾问他,那么用功学武、读书法、学琴艺,是不是因为自己是皇子,所以才如此用功,以自身来着表率。你猜他怎么说?”
吴先生笑道:“这却猜不出来,莫非他说是为了吸引女子的注视?”
高升泰拍手道:“是啊!先生果然厉害,一猜即中,当时他还真这样说的。他说人生短短几十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什么一夫多妻的世界,如果不多泡几个美丽的姑娘,那真是枉来天龙一遭,说得好像他自己不是这里的人一样,弄得我莫明其妙。老伴听他之话后,再也不让孙女一见凌云。而且段氏素性风流,这一点举国皆知。凌云的风流倒让我怀疑他就是皇子了,而且在大理的密探将他的相貌画了出来,简直与端静皇后一模一样,若非阳刚之气十足,我真怀疑他是皇后的孪生姐妹。而且他与凌风太子结拜,凌风太子回大理后就说了,凌云肯定是他的亲弟弟,试想,亲兄弟还有看错的吗?即使相貌可以相像,但是天性的亲近却是无法改变。所以我真怀疑他就是二皇子。若是真的那麻烦可大了,他是来帮助段誉的,如此一来,反而与支持他的人作对了。先生,我真担心两边自相残杀啊!”
“就不知道侯爷敢不敢了?在下倒一法可以避免。”吴先生看着懊恼的高升泰,胸有成竹的说。
高升泰大喜,急切的道:“还请先生教我。”
吴先生一笑,说道:“置死地而后生,侯爷以江湖人之身份一见,两人坦城相告。依他在江湖中的地位断不会做出有背原则之事,所以,依在下之见,侯爷在他进入大理地界之前即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