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闻大理段氏‘一阳指’和‘六脉神箭’冠绝天下,不想却在这里相见。”小李白赞道。
“总司令客气,论豪情,智兴不及总司令;论义气,智兴不如晁天王;论佛法,智兴更不能比活佛;论到国力,大理跟大古又不能相比,实在惭愧。”段智兴谦虚地道。
晁盖笑道:“段皇爷能够有此四比,更兼世传绝学,我等一得之人,又如何跟段皇爷相比?”
段智兴叹气道:“晁天王有所不知,我观那宋庭之中,近来多有好大喜功之辈。眼前宋庭内有义勇军与梁山军,外有北方强辽,又正被倭寇入侵,暂时还不能理会大理。一旦大古国与梁山军扫平倭寇北狄,宋庭解决义勇军与梁山军遗留问题之后,必将入侵大理小国。我国本不强盛,又不如西藏有高原天险,到时候如何对敌。所以智兴甚是心焦。”
大家不禁默然。倭寇入侵,义勇军本已被朝廷收编,梁山军也再不能与朝廷为敌,将来恐怕还真是义勇军远走西北,梁山军步义勇军后尘被朝廷收编肢解的结果。那时候宋庭要攻打大理,大理的确不能抵挡。
段智兴笑道:“所以智兴此来,除祝贺活佛之外,另外还要与大古国商议,大理欲以举国归大古国,成为大古藩国。本来大理也可归宋庭,只是宋庭多奸佞,实在不忍带大理百姓入水深火热之境。不知张好古陛下意下如何?”
“这个?”我不禁望向了冬之野,“丞相怎么看?”
冬之野皱着眉头道:“大理若归大古,大古固然更加强盛,宋庭不至于轻易断绝友好,可是大理之地跟大古本不相接,到时候大宋以此为由只攻大理不攻大古,大理岂不还是要受刀兵之苦?段皇爷若真为大理作想,不如暂归宋庭,以观将来。”
段智兴笑道:“不然。智兴已有应对之策。段氏久不服中原,实乃中原奸佞太多,便归得一日也是祸患。大古国则政通人和,非是宋庭可比。以智兴之想,可将金沙、黔中、夜郎之地直接归于大古,大理只余剩下之地为藩国。大古可在此三处封王驻军,如此将彻底切断宋庭与大理的陆地连接,宋庭再无借口矣。”
冬之野听得面色越来越缓和,不过又为难道:“虽然此策甚善,但无故让大理割地于大古,既不合于道义,大理百姓也不会服,奈何?”
段智兴笑道:“百姓只看是不是对他好,只要大古善待百姓,不破坏百姓的习惯,百姓一定会拥戴大古的。到时候大理也会为大古做做工作,大理百姓一定会服从大古的。”
冬之野见他这样说,转头向小李白和我道:“我没有问题了,陛下和总司令的意见呢?”
我和小李白依旧不能决断,都拿目光去看八师巴和晁盖。
八师巴微笑道:“段皇爷有这个想法甚好。陛下可还记得本座跟你的约定?吐蕃若非还有防守之力,估计也会步大理后尘。”
晁盖大笑道:“俺觉得这个办法好,总司令和陛下不要犹豫了。而且不但段皇爷,晁盖也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