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谁最红-第二十七章 华丽的“献身”(一更求推荐)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朝谁最红> 第二十七章 华丽的“献身”(一更求推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华丽的“献身”(一更求推荐)(1 / 2)

南京,三堂公审之日,古老的南京城沸腾了!

唐寅三人随着布政司的班头大哥,走上大街前往衙门;只见大街之上,人山人海,目的地都与唐寅唐寅一样!男女老幼,商贩走卒,一片的熙熙攘攘!南京人的热情真是让人感动!

快到衙门之时,更是人挨人,吵闹之声不绝于耳!

哪家小孩被踩到脚了,哇哇哭泣!哪家少妇被某个家伙猥亵了,丈夫大声骂着!哪家少爷荷包不见了,大喊着贼子休走?!!人家傻啊?!…..

班头大哥看不下去了,竖眉冷对,却又不敢打骂,这可是南京城,达官贵人数不胜数!刚才踩我脚的就是李家小侯爷!妈的!晦气!“唐寅唐伯虎在此,莫要吵闹了!都让让,布政使大人,府尹大人,督察大人正在衙内…………”

话未说完,只见人群“哗”的一波人浪汹涌,好不整齐!班头只觉得这身肉好似要变形一般,被人左挤右压,更是手握官刀,可是刀与他之间竟然还卡住一对夫妇?!最让人难过的是,那对夫妇的丈夫与班头脸贴脸,前胸对前胸,下身对…………..班头那个恶寒啊!一只手好像抱着这对夫妇一般!

“唐伯虎在哪里?在哪?”远处传来某位小姐的尖声尖叫!姐姐您要是再手抓这您那张“如花”的脸,一划一道血淋子,再换句台词,“虎仔,我爱你!”“寅仔(淫贼),爱我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在动物园看老虎或者抓淫贼呢!我叉叉圈圈,一把将你丢到秦淮河边接客去!

“唐兄,唐兄?!小声慕名已久,请唐生现身一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满脸的兴奋说道。

“文曲星来了?敢请星君大人给小儿起个好名字,沾些才子气。”一个魁梧大汉脖子上骑着一个幼童挤来!那幼童也学着父亲的话,“星星大人,‘猩猩’大人!你在哪里啊?”

………………….

咱猪脚叻?!此时面目扭曲搀着徐老边走边退,随着人流,刘棠与班头已经左右看不到了,早被汹汹人群挤散了!两人退到一处墙角!唐寅终于亲自领略到南京人民的热情!终生难忘,无数双手在他的处男之身上摸索着,探寻着男人的奥秘,自己荷包早一不晓得被哪个小贼偷走!一声声衣衫撕裂之声,洁白的文士服又一次支离破碎,唐寅两眼汪汪对着眼前不断侵略的女人说道,“大姐,您摸就摸吧,不要掐我肉!成么?呜呜呜。”

唐寅又望了一眼被人挤得的老脸通红,吃呀咧嘴的徐老,徐老对不住,这么老了还让你陪我在角落领略性侵犯!

唐寅怒了,高声喊着,“莫要再拥挤了,唐寅在此!有什么冲着我来!”

“哗”又是一波人浪袭来!一波波朝着墙角袭来!叫喊唐伯虎之声又变宏大!真他妈的贱!

唐寅双臂撑住墙壁,将徐老护住身下,焦急之间!灵光一闪!

一阵清朗的歌声缓缓从墙角传来,动情而悲伤,带着浓浓得不舍感慨!

“我来到南京,留下许多情,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处,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待着那出征的归人。我来到南京!

我留下许多情,把酒高歌的男儿,是北方的狼族,人说北方的狼族会在寒风起站在城门外。穿着腐蚀的铁衣,呼唤城门外眼中含着泪,呜..我已等待了几千年为何狼人不回来。呜..我已等待了两百年,为何良人不回来;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触动了伤心的魂,我来到南京,不想再问你你到底在何方,不想再思量你能否归来嘛;想着你的心想着你的脸,想捧在胸口能不放就不放。”抄袭,又见抄袭!呜呜呜,没办法啊大大们,要不然你把我从万恶的“石榴姐”手中就出来吧!

唐寅一遍遍唱着,拥挤的人群,不再吵闹;静静得聆听这幽美感伤的歌声,仿佛又见到那古老南京城在战乱之中,苍凉孤独;明朝开国之时,烽烟未尽;曾经是风云集散之地,曾经是文人名优之家,夜空中都荡漾着咿咿呀呀的管弦丝竹。那斑驳残缺的琉璃瓦、那早已落了漆的朱红木门、那弄堂深处的叫卖声,那旧砖墙上的青苔,那南京的繁华旧景背后的无疾而终的爱情,那暖酒愁肠的少年情怀,带着南京百姓又回到那个时代!那焦急等待家中子弟归来的思念心情!

身边的人们渐渐退后,留出一片空地,刘棠与班头也是一身颓唐的挤回唐寅身边;

唐寅搀扶着徐老,一步步的往前走,清晨的旭日照耀在两人背上,让衣衫褴褛却意气风发的唐寅好像浑身散发着无尽的光芒,凌乱的发髻随着秋风舞动,人们微微眯着眼睛对着阳光看着面目略显模糊的唐寅,一圈光晕让破碎的白色儒服尽显风骨神傲!长青剑被一根红绳吊在腰间,剑鞘剑尖拖着地面上,随着唐寅前行缓缓挪动,拖拉着青石地面沙沙之声!

搀扶着同样狼狈老人,那么温暖祥和,温文尔雅的气质流露而出,老人望着唐寅安然一笑;更让不少百姓觉得唐寅是那般可以信赖!

唐寅停下了歌声,四周除了孩童的抽泣声,茫然四顾的神色!静寂一片!

“南京,让我难忘!唐寅在此感激不尽。请诸位留意一下身旁老人和孩子,莫要被人群挤伤!”唐寅一脸的微笑,“小生还要为徐老申冤救子,若南京父老不嫌弃,等唐寅归来再与诸位畅谈一番,以谢南京父老厚待之恩!”

“好。”在场数千民众大肆喊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