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桂,自打父亲把妹妹带走之后,命运似乎格外关照这个聪明的小姑娘,尽管没过几天,二十九军也随即撤往保定,北平就此沦陷了。江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时刻到来了。
然而,在北平城里的燕京大学,随已成为日军刺刀与铁蹄下的孤岛。可孤岛归孤岛,这日军愣是没有闯进来。
这倒使得桂,获得了几年难得的平静的学习生活。
桂以她超长的聪敏和聪慧,一路闯关,继续精进。
这天,年仅十六岁的她,正与一位白发苍苍的美籍博士生导师,研讨一篇有关人文方面的论著时,桂樱道:“老师,在‘宿命论’这方面,我个人认为:东西方存在着很大差异,在东方,尤以我们中国为甚,信命的思想很普遍,这是否与我们的老庄哲学,孔孟之道,以及后来传入的释迦牟尼的佛法有关?不然我们中国人怎么这么容易信命呢?”
“不然!不然!”美籍导师温和地说道:“宿命论是早已有之的一种世界观,最早源自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东方文化中的一派思潮,当时的人类感受冥冥中苍天与人世的变化,而觉得其中有一些必然的定数。此一幽冥的思想传到希腊后,成为希腊哲学中的一支,之后再由雅利安人带到印度,加上印度原本就有的吠陀文化中对命定现象的探讨,而成为印度思潮中重要的一派哲学,即今日我们称之为的宿命论。”
“哦!原来是这样,我记住了老师,看来人类的骨子里,古往今来,不同程度的都有愿意接受命运安排的意识。”
“是这样的!亚述学家让-博泰罗说:现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深受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影响。他也说,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或巴比伦,人们依照着人类最早期对超自然事物的反应和看法,以及可辨别的最古老的宗教架构。命运的观念也同样源于这个地方。”美籍导师说道。
“如此看来,怪不得我们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王侯将相宁有种,富贵贫穷天注定’等等之说;孔子也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样一来,人类岂不是太消极,太灰暗了?”桂樱叹道。
“我聪明的孩子!”美籍导师继续说道:“确实你得承认宿命论让人绝望,它不仅嘲弄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的尊严,而且也无情的打击个人的奋斗价值。然而我们人类的文化,从来也不会让人真正绝望,正如你们的鲁迅先生说:‘所谓的厄运,并非不是不可化解,只要你愿意出钱,总有办法消灾。或者你可以贿赂上帝,或者你可以欺骗它。’和神秘主义挂钩的宿命论,多少还是给自由意志留下了余地。因此我们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都是全称的判断,因而是完全的推理,由此得出‘世界是宿命的’的结论也是简单而明了的。正因如此,人类不仅不应消极沉论,而且更应积极奋进,按照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办事。因为如果说‘鱼只能生活在水里’是自然规律的话,那么有人想‘缘木求鱼’显然是徒劳和愚蠢的。正如:眼下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就违反了人类客观的自然法则,必然要自食恶果。”
“懂了!懂了!谢谢老师!”桂樱笑道:“原来,人类命运之命是后天所成,故‘君叫臣死,臣不得不不死’之说,是极端化的认识;如一个人的品格气质,言行举止决定他的命运。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易经》中也说:利见大人;夫子常叹:河不出图,洛不伏书,吾亦已乎。”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