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良的职责就是保证产品质量,对质量严格把关本来就无可厚非,至于数量,那是生产部门的职责。您不仅不能批评他,还要表扬他和他的部门。”
丁国华现在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阴险。这招阴就阴在自己明明知道他们的险恶目的,不仅不能光明磊落的拆穿他们,反而还要对他们所谓的认真负责作出表扬。做一个领导的难处,他现在有所感触了,原来一把手在决策过程中也要考虑各方面的因果得失,不能随心所欲的干任何事。因此,他现在对陈明以前处理人和事方面的优柔寡断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那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就这么有恃无恐的为所欲为吧?怎么也要想一个办法呀。”丁国华无奈的表示。
陈明此时接过话说到:“现在就故意装作没发觉,明天再旁敲侧击的警告他们,防止他们策略改变。另外,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视情况决定是否加班,全力保证能按时交货。”
“对,最好从明天开始,您和陈总轮流到车间去监督生产情况。”娄军对丁国华说。
陈明听到这站起身对丁国华说;“我现在就到车间去转转,过一个小时左右丁总再去看看,这样咱们就能随时掌握车间的情况。”
陈明说完,离开了丁国华的办公室。
丁国华对陈明和娄军此时能坚定不移的支持自己,内心非常感动,对娄军说到:“亏了陈总,要么我都不知道要发生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是谁告诉他的。哎?你帮我猜猜,到底是谁告诉他的!”
“我不用猜就知道!陈总的消息来源是我提供给他的!”
“你告诉陈明的?”丁国华满头雾水的问:“那是谁告诉你的?”。
“没人告诉我!因为这个主意是我给王启明他们出的!”娄军非常冷静的说。
“什么?你说什么?”丁国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这个主意是你给他们出的?”
丁国华呆了,他此时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是惊愕、茫然还是愤怒。如果这句话是别人揭发而不是娄军亲口说出来,打死他都不会相信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娄军会在自己背后捅一刀。在北苑公司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如此令他信任的人,没想到居然背叛了自己。
丁国华用既愤懑又沮丧声音问道:“我,你,哎!我知道你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你说说为什么这么做,看是否能让我明白你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从您来以后,我感觉王启明他们就不满,总怀疑他们私下有什么阴谋,可是我抓不到任何证据。上次处理分厂时候他们拉拢我,我乘机和他们套关系,虽然最近表面上他们相信了我,但还是处处防备着我。正好您对工作重新分工引起了他们强烈不满,我利用这次机会主动联系他们,掌握了他们的真实目的-------把公司搞乱、把您挤走再取而代之。”
丁国华面上的表情稍好了一些,说到:“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你就不惜采用这种办法,是吗?”
“不是,我是不得已才给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你还知道是馊主意?还不得已?”丁国华反问。
“因为他们要组织罢工。”娄军说。
“什么,他们要罢工?”丁国华的嗓门有点高了。
“是的,他们要罢工。我不得已才给他们出这个非暴力不合作的主意。一旦他们真鼓捣人罢工,哪怕是一小部分人参与,事态可能就不好控制了。流水线上的工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关键工序上缺几个人可能就会造成整条生产线上的瘫痪,如果真到这种地步,就是神仙也不能按时完工保证交期了。”
听娄军这么一说,丁国华心里释然了。虽然他从感情上还不能接受娄军和他们掺和在一起,但是从道理上他明白娄军当时处在那种环境里,既不能反对罢工,还要控制住局面的良苦用心。所以现在丁国华从内心里不仅已经原谅了娄军,而且还很佩服娄军的机智和果断。但此时他还有一个疑问必须要问娄军,“那你为什么不先跟我打个招呼,却第一个告诉了陈明?”
“因为我也也怀疑陈明!先告诉他是为了试探他一下。”娄军回答。
“试探一下陈明?难道陈明也不可靠吗?”丁国华问。
“不,通过我的试探,我现在觉得陈明非常可靠。”
“哦,我听听你的怀疑和你的结论都是怎么来的。”丁国华说。
“因为我怀疑陈明退而不休,眼见您当总经理,他心里不甘心就这么卷铺盖走人,私底下偷偷的使坏。正好他们怕在阴谋实施过程中被陈明发现而坏事,决定写匿名信罗列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诬告陈明,通过纪检部门把陈明调离北苑公司,这样他们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实行他们的计划了。于是我就把王启明他们准备故意拖延交期的事告诉了陈明,但是写匿名信诬告他的事没跟他说。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试探陈明,他如果真心帮您,他就会马上跟您反应这个情况,就证明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而如果对此事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那就证明我的怀疑是正确的,今后对他要采取防范措施。事实证明,他一早就跟您汇报了,是真心实意的帮助您的!”
“高!实在是高!”丁国华听娄军这么一解释,刚才还对娄军的猜测和不满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打心里肯定娄军这个一箭双雕的好计策。“行,娄军,你小子还真行。要是在几十年前,你绝对就是我们插入敌人心脏的那把钢刀。看来不通过这件事,还真不能看出每个人的真实面目。”
娄军看费了这么大的周折才讲清楚这件事,心里也放下了包袱,接着说:“现在我们既要盯住车间的生产动向,还要预先向区里说明情况,一旦要是区纪委在这个关键时刻把陈明叫走几天去核实匿名信的情况,光靠咱们俩可能控制不住局面,毕竟陈明在广大干部和职工心中的威信还是很高的。否则王启明他们那群人也不会这么投鼠忌器,还是因为对陈明有所顾忌,必须要调虎离山才敢做。”
“对!你和我说说,他们计划怎么诬告陈明,我先给区长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让他和纪委的人先打个招呼。。。。。。。。”
车间里,赵文良亲自带着人在流水线上找毛病。他们对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都按照行业的最高标准执行,线路直不直、每厘米针数、透胶、重线等等。其苛刻要求大大超过了日本鬼子对中国产品的残酷程度。车间从工人,组长到车间主任一个个怨声载道,甚至个别女工因为多次返工还被认为不合格而委屈的哭了起来。赵文良对手下人敢于贯彻自己的方针政策非常满意,甚至还对与自己手下打嘴架的车间主任,以副经理的身份进行压制,不仅搬出行业技术要求,还抽出了丁国华这把尚方宝剑。一时间,北苑公司的车间里到处充斥着白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