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你的伤怎么样?让我帮你看下。”明凡与明智两人在那早餐店一役之后,回到了李群洋为他们安排的豪华酒店房间里。
见明凡要替自己检查伤势,明智退了开来,拒绝道:“只不过是受了点小伤而已,根本不用大惊小怪。”说着,便自顾在沙发中盘腿开始运功疗伤。
对明智脾气非常理解的明凡在明智的拒绝之后,也识趣的不在说话,安静的坐在一旁温软的沙发上调息养神,温软的沙发虽舒服,可是对坐惯了破蒲团和木板的明凡来说,感觉非常的不习惯,像是在遭受一种痛苦的修行一般。一时豪华的房间里静的只剩下空调启动的“磁磁”声。
安静的环境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就被明智的一个疑问给打破了。
“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那个狂妄卑鄙无耻的陈枫会有这么一个维护他的好朋友,难道说现在的世道都变堕落了吗?人若不学会狂妄和卑鄙就不能交到朋友和活下去了吗?”明智带着淡淡忧伤的口气,让一旁的明凡深有触感,不禁让他想到:“这个外表清秀,内心冲动的师弟倒也有顽石点地的时候嘛!可以趁现在传授他一些警句良言,这样比平时更能让他深有体会的。”
“明智,那你认为‘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这个世道变的美好呢?”明凡不答明智所问,看似漫不经心的反问了一句过去,语气平淡,内里却隐藏玄机。
有感而发的明智在今天与洪杰大战了一场之后让他的脑子里想到了一些过去曾不有过的想法和感叹,不禁将这些感叹说了出来之后,自己的心里竟分外渴望的想得到这个让自己迷惘的答案,将目光望下明凡,希望这个平时参透佛学至理的师兄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本以为会得到自己这迷惘的答案,可是不曾想,这个帮自己指点迷津的师兄又抛给了自己一个比刚才自己迷惘的问题更难解的问题。虽然明凡如此做,粗心的明智此刻也感觉到明凡已经在给自己答案了,他已经在帮自己解答了。便仔细回味着明凡口中所说的问题,结合自己刚才脑海的灵光一现,原本就有点头绪的感想,立刻像被找到了首藤,接着便顺藤摸瓜,理出了一点看似答案的答案来。
“我本来的想法是,作为一个‘人’,在这世界生存的‘人’,应该做到礼、义、廉、信、孝、忠等品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世道之间变的更加和谐和美好,可是我又仔细一想,知道这只不过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而已,现实的人根本就不会做到这些,或许准确的说这些只不过是我佛理想中的‘人’和完美世道而已,若是每人都能如此这样完美的话,这样每人就会变成古之所说的圣人了,如此的话,社会根本就不会产生进步和竞争,一切都将变成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世道。这样的话,这世道便会越发的退步下去,直到被另一种生物所取代。”明智口中虽说的迷迷糊糊,但自己感觉自己已经将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了,便回头看了看明凡,想征求下他的答案和改正。
明凡见明智逐渐参悟了玄机,犹如传说中迦叶捏花一笑般,看的是明智越发的对这师兄感到敬佩。寺院里要数武功最高强的莫过于掌门主持的亲传弟子大力金刚拳的明悦,据说他的武功是这一代四大金刚中最高强的,而且还隐隐有超过历来的金刚前辈,可是要说到佛学最有灵性的话,就莫过于自己眼前这个心细如丝,冷静沉着的明凡了,在寺里,自己唯一钦佩的除了自己的师父和主持,在同龄人里就数明凡首位了。
“恭喜你啊!明智你离参透佛学境界只有半步之遥了,希望你能在平日里多去观察事态百生,人情冷暖,结合过去所学的佛经至理,相信你对佛学思想和为人处世中就会有不小的收获。”明凡先是站起身来道喜了一下,接下来又感叹道:“我们从小就是孤儿,被师父和掌门收留,养育。从小,就在寺院里年复一年的修行和参透佛理,从未踏出师门半步,更别提接触佛经上所说的人生百态和众生形情,导致了同门的其他一些师兄弟多少多这些佛经上所学的至理产生厌烦情绪,转而将目光对准了能逞手脚之快的武功,以致少林寺成为了一个尚武的门派,却有点舍本逐末的意味。”名凡说到这句的时候,明智有些脸红的将头低下,明凡口中所说的那些对佛经至理产生厌烦而转为全心投入武功修为的师兄弟,何尝不就是说眼前的自己呢!
“我们少林寺本是宣传佛法的教地,虽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对一些物品那样渴望和需求,可是我们毕竟是世间中人,自然离不开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须品,须知我们是人而不是佛,也需要衣食住行,还有一些必要的寺庙损坏修葺,而这些经费又从何而来呢!是凭空掉下的吗?是从佛那里得来吗?还是平时点点滴滴的香油钱?当然不是,还亏我们清规所说,要远离红尘,洁身自好,好窥破天道,成就我佛无上至理,但既不入尘又何有远离之说呢!佛门都为众生敞开,因为众生平等之由,身怀恶念的人亦也能踏入这清修之地,利用铜臭味给佛寺增添了些看似划算但却沉重的包袱人情,从而导致成为了一些狼子野心人的工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远离红尘?我们做到了吗?还不是被一些人性法则的条条框框给束缚住了。”明凡对这次任务的体会不比初悟佛理的明智差,反而对佛理的理解和参悟更上了一层楼。
明凡单掌摆胸对着一块比人还高的落地窗,居高临下,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这反复无常的世间,神情一片超脱。明智知道明凡正在参悟,亦不打扰他,又像刚才那样盘腿坐在沙发上,运功开始疗伤,房间又开始变的像刚开始的那般安静。
广东洪门
一装修古典优雅的书房内,在一架古色古香的书案上,一个年过五十,气定神闲,精神矍铄的中年人正提笔在一张已经铺好的宣纸上龙飞凤舞的练着书法,不时的周身散发出一股不可名状的迫人气势,可知这中年人并不只是普通人那般简单。没错,此人就是广东鼎鼎有名的武学宗师,洪门的掌门人,人称拳圣的洪战。能将洪拳的精髓融会贯通,守旧创新的洪战,拳法当属当今第一人,拳圣名号亦是实指名归。
他写的是一个“武”字,但见笔锋犀利,衬托出此字的稳重和刚强之意,运笔过程稳准,线条蕴润、含蓄。从线条的运动态势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绪较为平和,无论从气势、气韵、气度来说,此字在书法行家眼里,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