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吴起一直睡到十点才起来。昨天晚上他睡的很好,所以起床以后神清气爽。他伸了个舒服的懒腰,穿上衣服,然后信步走出房门。
“哟!大侦探起床了?”吴思明正在院子里给盆景浇水。
院子里翠竹迎着阳光,在地上洒下明亮的光斑,分外的清新。
“啊!”吴起朝着太阳伸了个懒腰,“好舒服!”
“哈哈,是啊!这里晚上没有汽车在你楼下乱叫,也没有霓虹灯在你窗户外面乱闪;空气清新,温度宜人,能睡不好吗?”吴思明笑咪咪的说道。
吴起对吴思明的话十分赞同。
“就是!看来我们以后得经常来这里休息休息啊!”
“如果别我们一来就小死一两个人的话,就更好了。”
“哈哈!你以为你是勾死鬼么?”
“那你就是无常鬼!小家伙!”
两人正逗着笑,吴起的肚子骨碌骨碌的叫唤起来。
“肚子好饿!有什么吃的吗?”吴起问道。
吴思明把浇水壶往旁边的石桌上一放。
“我带你去一家好吃的小店,那里的东西挺地道的,城里根本吃不着。包你满意!”
吴起一听乐得一蹦。
“好啊!我们赶快去吧!”
十分钟后,吴起和吴思明就出了门。门外的巷子里,已经是人来人往了。有戴着斗笠扛着农具的村夫,也有挑着担子背着孩子的农妇,一派忙碌的景像。几个头发全白的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口,剥着浸在热水里的蚕茧,看见两人走过,都露出没牙但是友好的微笑。
两人漫步走过几条小巷,越过一座小桥,大概只有5分钟的路程,他们就到了那家名叫“曲院熏风”的酒家。
这家小店面积不大,但是却很有情调。
宽敞的木门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是油亮的黑色了。门上的牌匾写着“曲院熏风”几个浓黑的颜体正楷。檐角还挑着一面方形黄色小旗,上书一个大大的“酒”字。
吴思明和吴起走进酒家,找了个位子坐下。吴起四下张望了一下,发现店面里大概有七八张桌子,清一色都是老旧的黑色八仙桌配长条凳。座位都摆在靠窗户的位置,此刻已经坐了一些高谈阔论的老头。早上起来,就着些小点心,喝几杯酽酽的浓茶,是当地人的习惯。虽说现在大家都不富裕,可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还是没有扔了。
柜台在店面靠里的地方,是那种宽大的黑色木台,上面摆了几个黑色的坛子,不知道装的是什么。老板正低头打着算盘,他身后有一个高大的木架,上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酒瓶,看来酒还不少呢!
吴起扭过头,朝窗外看去。透过雕花的窗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河,翠绿的垂柳,以及临水而居的人家。旁边不远处有座长满青苔的小石桥,桥洞弯弯的,和水面的倒影相连就像一轮明月。一群在桥洞下戏水的鸭子呱呱的叫着,但这叫声并不让人觉得吵闹,反而更添了几分恬静之意。
吴起感叹道:“好一个世外桃源。要不是发生了奇怪的命案,真是个让人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吴思明也说:“是啊!而且这里的情调不是城里那些虚伪的酒吧饭店能装出来的。多么朴实,多么宁静啊!”
说话间,掌柜的过来了。此人四十来岁,穿件脏兮兮的灰色双排扣西服,里面套着件绿色的汗衫,与酒店的雅致极不相配。不过,这身打扮倒是这里的流行服饰,吴起他们在村里就看见不少穿着西服下地的农民。
“欢迎欢迎!哟,这不是昨天来过的吴大律师吗?两位要点什么?”掌柜的倒是很热情。
“哦。你拿一盘绿豆糕,一盘桂花饼,再来一壶茶。”吴思明昨天已经来过一次了,他觉得这里的点心不错。
“好嘞!你们慢慢坐,马上就来!”说着,老板转身走了。
吴起看着掌柜的背影,问吴思明:“那张地图就是他卖给你的?”
“对。这里的点心不错哟,包你满意!”吴思明得意的说,仿佛是他自己开的店一样。
一会儿,点心和茶都端上来了。吴起拿着绿豆糕,看了一眼。这东西灰灰黄黄的,完全不是城里点心店里碧绿的模样。
“这东西能好吃吗?”他心里不觉疑惑起来。可等他咬了一口以后,就不由得衷心的赞叹起来。
“真的好吃啊!好浓的绿豆清香,甜而不腻,口感又细又滑。这老板是怎么做的?!真难为他了!”
“我说的没有错吧!昨天我也是这么问老板的。你猜老板怎么回答的?”
“不知道!肯定有窍门!”吴起一边大口的吃着一边说。
吴思明一拍桌子,“就四个字,真材实料!”
吴起惊讶的看着手里的点心。
“哦?就这么简单?”
“对啊!这里的点心都是按传统工艺做的,没有香精防腐剂色素甜蜜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且他们也买不到。”
吴起喝了一口茶说:“原来如此!我可要多吃点!这样的东西可遇不可求啊!”
两人边吃边聊,对可口的点心赞不绝口。这时,掌柜的忙完了手里的活,又跑了过来。
他讨好的笑着说:“怎么样?我这里的东西味道还不错吧!”
吴起嘴里塞着块桂花饼,嘟嘟囔囔的说:“不错不错!”
掌柜看看吴起。
“这位小哥就是吴律师的侄子吧!昨天我看见你和刘队长一起查案子来着。”
吴起咕嘟喝了口茶,把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
“是我!怎么?”
“不知道案子怎么样了?有什么消息吗?到底是人干的还是鬼干的?”
吴起笑起来了。